中国人民腰杆硬起来了,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国防力量的强大!
当战机的轰鸣声再次响彻台岛上空,有些人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例行公事”。但如果你仔细看看10月26日东部战区空军在台岛周边的这次训练,就会发现每一个细节都在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不再是简单的巡航,而是一场带着硝烟味的实战预演。
![]()
官方通报中那些看似平常的词汇——“侦察预警、空中封锁、精准打击”,实则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现代作战链条。歼-10战斗机负责争夺制空权,轰-6K轰炸机执行战略打击任务,这种配置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任务的实战化“预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轰-6K是挂着实弹逼近台岛海岸线,距离之近前所未有。
这等于公开宣告:我们不仅有能力来,更有能力战。
训练中,飞行员姚密灵描述的场景堪称画面感十足:“从云端俯瞰台岛,海岸线清晰可见。” 这句平淡的描述比任何激昂的宣言都更有力量。它意味着解放军的训练已从过去的威慑性巡航,转变为真正的实战准备。
当飞行员能够目视识别地形特征时,说明这套动作已经演练得何等熟练。
![]()
![]()
此次训练的另一大看点在于其体系化作战能力
预警机在数百公里外监控空情,干扰机扰乱对方雷达系统,轰-6K则趁机对模拟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这已经不再是单一兵种的孤军奋战,而是一条完整的作战链条。与此同时,在闽南的滩头上,机器狗和无人机正在进行抢滩登陆演练,展示了“无人先行,有人后跟”的智能化作战新模式。
![]()
选择在10月26日进行训练,也就是台湾光复纪念日的第二天,这绝非偶然。
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富含深意,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现实的宣言。近年来,东部战区的类似训练越来越频繁,而且已经不再使用特定的演习代号。这种“常态化”标志着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行动已经从“特殊事件”变成了“家常便饭”。
没有代号,恰恰说明这已是家常便饭。
![]()
对于岛内“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力量而言,这种转变意味着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训练中,轰-6K的飞行轨迹穿越巴士海峡、贴近宫古海峡,展示了解放军对台海乃至整个西太空域的掌控能力。而机器狗等无人装备的加入,则彻底改变了传统登陆作战的模式。用科技手段破解了长期困扰登陆方的难题,这比单纯增加火力投入要聪明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解放军的实战化训练,某些外部势力的反应颇为微妙。有报道称,训练期间美国“米利厄斯”号驱逐舰原定穿越台海的计划突然取消。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谈及台海局势时虽然声称“非常危险”,却回避了明确的军事承诺。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恰恰反映了解放军实战化训练所产生的威慑效果。
![]()
东部战区此次训练向全球清晰传递
中国军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
当最后一架轰-6K平稳着陆,东南沿海的天空暂时恢复平静,但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未动摇。
东部战区空军赴台岛周边的常态化训练,如同苍穹之上的永恒守望,既守护着海峡两岸的和平希望,也高悬着对分裂势力的利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