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沧州发布)
转自:沧州发布
![]()
当一艘巨轮在原有的航道遭遇拥堵与暗礁,是继续加足马力艰难前行,还是果断调转船头,寻找一片全新“蓝海”?多家沧州企业——
开拓新赛道 实现“加速跑”
记者 吕 坤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路径依赖”曾是不少企业前行的“绊脚石”:这些企业有的困于传统制造的低端循环,有的受制于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有的则在同质化竞争中举步维艰。
沧州多家企业没有执着于在传统赛道上进行低水平重复竞争,而是另辟蹊径,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重构,将曾经的“软肋”锻造成坚实的“铠甲”,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旧局困境:“卡脖子”的痛
走进青县经济开发区,沧州万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作业,预制舱组件有序流转。这家在电力装备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曾一度在“钣金外壳”的低端赛道上挣扎。
低端赛道拼的是价格和速度,利润薄得像刀片。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都举步维艰。
同样身处青县的沧州旭择特种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哲对此感同身受。2014年他一头扎进普通集装箱市场的时候,行业门槛还比较低,生意一直稳稳当当。直到2019年,受国际经济下行影响,企业订单数量锐减,很多客户宁可损失订金也要取消订单,多数客户订单涌向头部企业……在质量和速度的差距面前,小企业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
四星玻璃为全球医药供应链安全提供“中国方案”。殷 实 摄
困境,从不以同一副面貌示人。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焕一曾经面临的困境,时间更早、更为艰难。
2005年,四星玻璃还是一家普通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彼时,中硼硅玻璃管是高端医药包装的核心材料,完全依赖进口。国外供货商连年涨价后,又设定了“提前半年全额支付货款”的霸王条款。即便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组织企业跟他们谈判,对方态度依然强硬,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事实很残酷:当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行业巨头手中时,产业话语权和利润也在一直向上集中。
身处特种气体行业的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立勇,也受过被“卡脖子”的窝囊气。
特种气体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电子特种气体,则是芯片等电子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血液”,也是芯片这一微观世界“大楼”的“地基”,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精度和性能。但其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进口依赖度高。议价权,根本无从谈起。
无论是低端赛道的“天花板”,还是技术断供的“卡脖子”,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躺在旧有路径上依赖惯性前行,终将无路可走。
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刚对于未来的担忧,始于企业拳头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辉煌时期。2015年前后,天成药业的“大输液”产品雄霸国内市场,但这一领域技术门槛低、产能逐渐饱和,再往下走就是“拼产能、压价格”的死循环。如果企业不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早晚会被市场淘汰。彼时,国内50多家拥有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批准文号的企业中,多数因产品易结晶、质量不稳定而陷入生产困境,天成药业虽凭借多年积累占据优势,但也面临着“守着老产品吃老本”,还是“闯新赛道谋未来”的抉择。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企业在其发展的周期里,迎来一场避无可避的“成人礼”。
破局之路:在无人区里点燃“创新之火”
温度不够玻璃融不了,温度达到了,窑炉的耐火材料也就烧化了。这个“死局”,困扰着我国中硼硅玻璃生产多年,也让一门心思要打破国外垄断的王焕一挠头。
其实,上世纪60年代,国内就对中硼硅玻璃进行过研发探索,但因为这种材料“难融化、难澄清、难成型”,始终没能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只是生产出低硼硅玻璃替代中硼硅玻璃。而在随后的20年间,发达国家迫于环保压力,也想用冷顶式全电熔维洛法生产中硼硅玻璃,均以失败告终。日本人用了两年多时间、烧坏6个窑炉,也没能成功。甚至在欧洲教科书里的表述都是这样的——唯独中硼硅玻璃不能用全电熔来融化。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王焕一吃住在车间,每天盯着窑炉十七八个小时,四处寻找专业书籍、网上查资料、车间问工人、到处请专家……大概一年后,第一批下线的产品就接近合格标准,却始终难以解决稳定性问题,无论怎样调整参数,废品率始终居高不下,厂区里碎玻璃堆得和厂房一般高。
股东怨声载道、亲朋劝他及时止损,专家也分外头疼。就这样,两年时间“烧”光了8000多万元积蓄,在“连交电费的钱都拿不出”的最后一搏中,绝地重生的喜悦来得猝不及防——成功了!
这一搏,让四星玻璃直接进入了全新的赛道,一个可以和国际大佬“掰手腕”的赛场。四星玻璃的工艺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火焰窑炉和电助炉,生产的产品不仅稳定性能更好,且对环境友好,达到零排放。
2016年,正在酝酿“换道超车”的万集公司总经理牛登科,也等来一个机会。客户找到企业,提出要开发集成在箱体内的非标准电力装备。这种非标准电力装备,大厂不愿做、小厂做不好。在牛登科眼中,这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也是企业转换赛道的好机会。
没有经验可循,就从图纸设计开始一点点摸索;缺乏核心技术,就组建研发团队反复试验。
这一步跨越,让万集公司从原来单纯生产集装箱的钣金企业,一跃成为如今在业内具有一定有影响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现在的产品与原来的产品相比,外形差别不大,内核却天差地别。如今的万集公司,主要生产大数据中心应急电源系统、预装式变电站、新能源储能仓等,特别是预装式变电站产品,让变电站的建设周期由原先的3年缩减至3个月,彻底实现“换道超车”。
2022年,李哲也带领企业开启了摆脱“钣金外壳”低端标签的征程。从普通集装箱生产企业到着手发展“装芯进电”,旭择公司同样将赛道瞄准了电子装备制造领域。材料改进、工艺革新、密封性攻坚……一连串的难题摆在眼前,研发投入难以计数,但比照着各环节的生产要求一点点精进,旭择公司也成功实现“换道”。短短两年多时间,公司拿下十余项专利,多数为发明专利,2024年产值突破2亿元。
![]()
天成药业的破局之路,则始于对“第一”和“唯一”的执着追求。
“要么做到行业第一,要么做出独一无二的产品。”这是王振刚定下的企业发展目标。
一方面,天成药业继续巩固在“大输液”领域的优势。仅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这一产品,天成药业就在原料使用、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持续精进,不断调整升级,光完善包装的过程就成功拿下11项专利。如今,将药品包装做到极致的天成药业,已经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销往东欧国家。而当年生产同一产品的数十家企业,如今已只剩个位数。
另一方面,天成药业则瞄准了抗肿瘤药这一新赛道。2014年,公司投资3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北道恩药业,专门研制抗癌药且顺利通过欧盟认证,并打造了具备高端研发水平的复杂注射剂研发平台。
然而,比资金周转更让人困扰的是人才缺乏。高端人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公司的“草根”研发队伍研发速度难以达到预期。为此,2018年,天成药业在天津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药物研究院,致力于原料药与制剂仿制的创新研究。而这个新赛道更大的挑战还在于,药品的研发周期通常都要以十年计。
从“普药生产”到“创新药研发”的跨越,何尝不是对企业耐力、实力、判断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的多重考验。
重塑赛道:从“跟跑”到“领跑”
前几天,一则消息引发全球药用玻璃行业关注: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肖特集团宣布投资4000万欧元,启动其首个电熔窑项目。
又一位全球参与者步入电熔技术新纪元的消息传到中国,四星玻璃的工程师们心中满是感慨。
2006年,当全球同行还在探索更优技术路径时,四星玻璃率先点燃了中国首座“冷顶式全电熔维洛法”窑炉。19年后的今天,曾经遥不可及的国际同行,已在身后。而此时,四星玻璃的电熔窑已从1座发展到9座,生产线从1条扩展到32条,拥有500多台制瓶机;产品从中性硼硅玻璃管,扩展到全系列药用包装;技术从引进消化,发展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当全球同行开始布局电熔技术时,四星玻璃已经在这条路上行进了近7000个日夜,积累了丰富的大规模产业化经验。
今天的四星玻璃,已站上新的起点,产品远销40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医药供应链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如今,四星玻璃医药产业链国产化智能制造基地正拔地而起。这是项目建设,更是一场医药包装国产化的攻坚战。智能车间、立体仓库、全程嵌入5G智慧系统……全面投产后,这里将年产3万吨中性硼硅玻璃管、50亿支高端药包材,年产值直指百亿大关,成为国内药用玻璃行业的“超级工厂”。
今年的7月30日,河北道恩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抗癌新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道可森)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药物适用于淋巴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骨与软组织肉瘤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脂质体类抗癌药技术难度极高,为了攻克难关,道恩药业的技术团队光中试生产就做了无数次,每次投入都要近百万元。下一步,道恩药业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复杂制剂与肿瘤靶向药物领域深耕细作,用更多高品质的创新药守护生命健康。
![]()
华宇特气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陈 雷 摄
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宇特气年产5000吨电子特种气体项目车间里,高耸的精馏塔有序运转。项目采用国产化率达95%的硅烷气生产装置,是全国单套产能最大的硅烷气生产线。华宇特气不仅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还实现了规模量产。企业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的技术支持,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将传统三塔精馏工艺优化为单塔耦合系统,使蒸汽消耗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减少20%至30%,显著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致力于电子特种气体的国产化替代的华宇特气,目前已拥有30余项专利,与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生产技术行业领先。
而在青县经济开发区,以万集公司和旭择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忙得不可开交。万集公司通过创新实施数字工厂预制模式,成功攻克了传统施工瓶颈,将多数接线作业前置到工厂完成。这一模式实现了“工期精准可控、施工高效协同、快速响应交付”三大核心价值。凭借不断创新,万集公司与国电南瑞、北京四方、许继集团等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市场占有率上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旭择公司正在加紧赶制储能集装箱订单,公司不断迭代产品,最新研发的四代舱比之前三代舱电池充放电的时间缩短,消防系统触发更加迅速。“装芯进电”的转变,让企业成功跃升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了技术与效益的双赢。
在电力装备领域,万集公司的预装式变电站推动行业建设模式从“现场施工”向“工厂预制”转变,大幅提升了电力工程效率;在医药行业,天成药业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抗癌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企业向“高端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在药用玻璃和电子特气领域,四星玻璃、华宇特气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沧州企业用创新与坚守,在不同产业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的故事,未完待续。
唯有自强,方能破局
素 心
看着曾经难以企及的行业巨头如今被甩在身后,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焕一的心情,或许只有和他一起守在窑炉前熬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战友们才能体会。
我们很难量化,究竟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在外商“你们上吧”的轻蔑中坚持自主研发;我们更难想象,需要怎样的定力,才能在身无分文、碎玻璃堆积如山的情况下继续试验。
但正是这些不被理解的坚守,让四星玻璃点亮了世界药用玻璃的“电熔之光”。
这份执着的坚守,正是无数选择“换道超车”企业的精神内核。
“换道超车”从来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而是一场关于信念与价值的远征。每一段“破局之路”都是“自强之路”,需要企业家在无人区里点燃创新之火,更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进化。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的本质,已不再是规模与成本的比拼,而是创新生态与价值创造的较量。这要求参与者既要敢于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也要善于在产业协作中实现从1到N的跃升。
在沧州这片制造业热土上,曾经的“路径依赖”正被“创新共识”取代,曾经的“软肋”也成为护航发展的“铠甲”。
这条新赛道通往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