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来自浙江的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杨霞云、楼胜、鲍陈热等戏曲新秀接连亮相,不仅成为艺术节上的亮眼新星,也标志着她们已正式接过青春戏曲的“接力棒”,成为浙江加强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推动传统戏曲焕然新生的生动缩影。传统戏曲传承创新何以“枝繁叶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提供了一种答案。
学徒制培育:出人出戏的机制创新
在浙江温州永嘉县有一个昆曲流派——永嘉昆剧。因扎根民间,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至今留有南戏声腔遗韵。但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永嘉昆剧一度面临人才中断、无戏可演的困境。2005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永嘉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不久,他在永嘉县委、县政府关于抢救振兴永嘉昆剧团的报告上批示:“永昆的保护应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之中。”
当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即以时不我待的文艺使命感,与永嘉昆剧团合作开设“青苗班”,开启校团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不仅要在学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还要在剧团跟随资深艺人进行实践,在舞台环境中积累经验,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退功”现象,打通职前职后全流程育人体系。
2005年11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给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发来建校50周年校庆贺信,肯定了学校“为浙江乃至全国输送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的办学成果,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为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的期望。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产教融合、校团一体”的学徒制订单培养新模式,不仅为戏曲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还推动越剧、昆曲、绍剧、瓯剧等剧种焕发新生,更为全国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先行范本。截至2025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相继与20余家戏曲院团合作开办了小百花班、浙越班、浙昆班、萧绍班、芳华班、福鼎班、南京班、温越班等20余个订单班,培养各剧种演员500余人。此外,该校舞蹈学院还与宋城演艺集团共建“宋城班”,为企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艺术人才。如今,学徒制已从“越剧一枝独秀”发展为“多元协同共生”。
定向制培养:“文化共富”的实践探索
基层文化员是推动浙江基层文化创新的最小单元。为切实解决基层文化员队伍长期存在的“不足、不专、不稳”等问题,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定向培养乡镇文化员试点工作的通知》,委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率先探索开展乡镇文化员定向培养试点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项艺术特长,又具有较强文化管理能力,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综合性、复合型基层乡镇文化人才。
2017年起,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连续7届开设乡镇文化员定向班。“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经验能直接应用于日常工作,让我能扎根海岛,用所学反哺家乡。”2019届毕业生毛佳琳现在是嵊泗县枸杞乡宣传干事。她认为,学校“一专多能”的培养方案不仅注重对声乐、语言、形体等艺术专项技能的训练,更通过群众文化策划、非遗戏曲等课程强化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在浙江,无论是“文艺赋美”工程,还是基层群众文艺舞台,都有“毛佳琳们”的身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乡镇文化员,不仅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各项活动的主力军,更成为基层文艺战线“文化共富”的轻骑兵。
目标化培训:青春表达的精准激励
1982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浙江艺术学校开办了浙江省越剧小百花集训班。一年后,由28位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姑娘组成的浙江越剧小百花演出团,赴香港参加首届戏曲“小百花”会演,轰动香江两岸,形成闻名全国的“小百花”现象。这个集训班不仅开创了戏曲人才集中化培养的先河,更培养出了茅威涛、董柯娣、陈辉玲等一批越剧名家。
近年来,浙江以“新松计划”“1111”计划等项目为平台,从订单班到传承人,再到产教融合共同体,一批批优秀的“浙艺人”获得文华奖、梅花奖、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等国家级奖项和荣誉。2025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对首轮国“双高”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戏曲表演专业群进行动态优化,以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表演艺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五大专业为核心,积极构建“创作—编排—出品”全流程教育链,并聚焦演艺领域的职业岗位特征和产业发展需求,联合浙江演艺集团、中国戏曲学院,与78家行业单位共同组建戏曲艺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从戏曲表演专业群建设的源头出发,从做强教育内循环向做优主业外循环转型。
今年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校70周年。目前,学校拥有12个二级教学单位、27个专业,在校生逾7000人,累计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艺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高校职前学历教育,到青年骨干人才培训,再到品牌奖项表彰的社会引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已形成联动阶段性闭环,成为浙江突破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瓶颈、构建现代戏曲传承生态、谋划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的良方。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枝开叶散满庭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