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乌冲突迎来新一轮无人机攻防高峰。
乌克兰出动近200架无人机对俄罗斯13个地区发动密集袭击,俄罗斯则以100余架无人机回敬乌克兰领土,双方防空系统全面启动,在多地上演彻夜拦截战。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显示,此次乌军无人机袭击覆盖范围极广,193架无人机在13个地区被拦截或禁用,创下冲突以来单日袭俄无人机数量新高。
从拦截分布看,布良斯克州成为重灾区,47架无人机被击落;卡卢加州紧随其后,拦截42架;首都莫斯科及周边防御压力陡增,共挫败40架无人机的突袭企图。
![]()
此外,图拉州拦截32架,库尔斯克州、奥廖尔州分别拦截10架和7架,罗斯托夫、沃罗涅日等5州也均发现并处置数架来袭无人机。
莫斯科的防空作战尤为激烈。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证实,首都防空系统击落24架无人机,拉缅斯科耶、特罗伊茨克等多个外围城镇传出持续爆炸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夜空频繁闪过防空导弹火光。
袭击还导致多莫杰多沃、茹科夫斯基两大国际机场临时关闭,134个航班被迫备降或取消,数万旅客行程受阻。
军事专家指出,乌军采用6至12架为一组的“蜂群战术”,以低空突防规避雷达,意图耗尽俄军防空弹药并寻找防御漏洞。
面对乌军攻势,俄罗斯采取“拦截+反击”双重应对。
防空层面,俄军调动“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道尔-M2”防空导弹等装备,结合“克拉苏哈-4”电子干扰车实施“硬杀伤+软杀伤”拦截,确保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部分无人机残骸坠落引发局部火灾与电力中断。
反击层面,俄军动用空、海、陆基高精度武器及攻击无人机,集中打击基辅的军事目标与国防工业设施,试图从源头削弱乌军无人机生产能力。
![]()
俄军对乌发起对等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空军披露,俄军从库尔斯克、奥廖尔及滨海边疆区-阿赫塔尔斯克三个方向发射100架各类无人机,截至27日早6点,乌军防空部队摧毁66架,但仍有26次袭击在9个地点得逞。
乌克兰当局紧急发布预警,提醒民众切勿忽视空袭信号,因部分无人机仍在其领空活动,袭击风险持续存在。
此次攻防战凸显双方无人机战术的进化与博弈。
乌军选择夜间发动大规模袭击,利用改装的远程无人机实施纵深打击,其无人机产量已提升至2022年的22倍,且大量采用低成本FPV机型,与俄军拦截导弹形成1:100的悬殊成本比。
而俄军则构建多层防御体系,将传统防空装备与电子战手段结合,同时针对性轰炸乌军无人机工厂,但效果有限,乌方往往数周内即可恢复产能。
![]()
此次双方均将无人机作为战略工具。对乌克兰而言,持续袭俄既能动摇俄方“本土安全”叙事,又能以低成本消耗俄军资源;俄罗斯则通过反制袭击维系对乌军事压力。
但这种消耗战对双方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俄罗斯需将大量资源投入防空,民用经济发展受限;乌克兰则在俄军打击下,国防工业与民生设施进一步受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