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黎明前,莫斯科及周边地区的天空被一道神秘的翡翠色光芒划破,这一罕见景象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东欧媒体报道称,大量民众通过仪表盘摄像头、安全监控及手机记录下这一画面,照片与视频在社交平台快速传播,目击者纷纷猜测光源是燃烧的流星、坠落的卫星碎片,或是其他未知天体现象。
截至目前,俄罗斯航天与国防机构尚未发布官方解释,但这一无害却反常的景象,不仅重新点燃公众对太空现象的好奇,更引发关于城市上空不明物体监测与行星防御的讨论。
![]()
从目击者描述与影像资料来看,这道神秘绿光具有鲜明特征:出现于黎明前的黑暗天幕中,散发着强烈的翡翠色光芒,在大气层中短暂停留后发生破裂,留下明亮的发光轨迹,整个过程持续约数秒。
由于发生在人口密集的莫斯科及周边,且被多类设备同步捕捉,画面的真实性得到广泛认可。有居民在社交平台留言称,“起初以为是信号灯故障,抬头看到绿光划破天空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还有司机表示,绿光出现时短暂影响了视线,“下意识踩了刹车,好在没有发生交通事故”。
尽管目前无任何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坏的报告,但这一不寻常景象仍让部分民众感到不安,担心是否存在未被监测到的危险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
这并非俄罗斯首次出现类似神秘天体现象。去年,俄罗斯南部上空曾出现一个神秘火球,多地居民均目击到这一景象,并在社交平台分享视频。
![]()
当时,民众猜测各异:有人认为是坠落的陨石或彗星碎片,也有人怀疑是报废卫星残骸,甚至有传言称是“敌方物体”。
俄新社曾对事件进行报道,但最终因缺乏官方结论,仅能依靠视频证据与民众的众包观察进行推测,与此次莫斯科绿灯事件的处境相似。
两次事件相隔不到一年,且均发生在俄罗斯人口较集中区域,让公众对“不明物体进入大气层”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尽管此次莫斯科绿灯事件大概率是无害的自然或人造天体现象,但它仍凸显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有效监测进入地球大气层的不明物体,尤其是在主要城市中心上空。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增多,报废卫星、火箭残骸等太空垃圾数量持续增加,这些物体进入大气层时可能引发类似的神秘景象,若体积较大或含有特殊物质,还可能对地面造成威胁。
此次事件后,已有航天爱好者与科研人员在社交平台呼吁,应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太空监测系统建设,提升对大气层进入物体的早期预警能力,避免因信息滞后引发公众恐慌或错过潜在危险。
国际上,行星防御与太空监测一直是航天领域的重要议题,各国通过部署雷达、望远镜等设备,持续跟踪近地天体与太空垃圾。
但此次莫斯科绿灯事件表明,即便在监测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仍存在“漏网之鱼”,尤其是在黎明、黄昏等光线较暗的时段,或易与其他光源混淆的城市区域。
未来,如何优化监测网络、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及时向公众通报相关信息,将成为各国航天与国防机构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