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根廷中期选举刚刚落幕,哈维尔·米莱领导的 “自由前进党” 意外大胜,多拿了 61 个国会议席。
但米莱这场胜利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
![]()
竞选前一个月,特朗普突然抛出 200 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转头又直白表态:“米莱输了,我们就撤资”。
这番操作直接让阿根廷炸开了锅,超六成民众骂这是赤裸裸的主权干涉,但也有人却指望着着特朗普这笔钱能救急。
一场决定国家未来的选举,硬生生变成了 “看美国脸色” 的选择题。
特朗普的 200 亿:是救星还是枷锁?
特朗普这 200 亿援助,来得比谁都巧。
当时米莱正焦头烂额:9 月布省选举惨败,妹妹涉嫌贿赂丑闻曝光,支持率跌破 40%,比索贬得一塌糊涂。
![]()
协议一公布,市场果然暂时稳住了,米莱立马说这是 “应急信贷额度”,能帮着还债。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钱不好拿。特朗普早把条件摆上台面:必须继续推行他支持的经济政策。
更狠的是那句 “输了就撤资”,直接把援助和选举结果绑死。
阿根廷工商业代表急得跳脚:“这钱要是光用来撑汇率,我们制造业就彻底完了!”
![]()
果然,协议生效没几天,股市又跌了 2%。
专家戳破真相:这钱只能解短期燃眉之急,反而会让阿根廷更依赖美国,经济结构调整更难推进。
米莱的 “成绩单”:数据好看,日子难捱
米莱能赢,靠的是那套“电锯改革”的成绩单。
![]()
上任近 20 个月,他把月度通胀从 25.5% 砍到 1.5%,还搞出了 14 年来首次财政盈余,经济自由度排名也涨了 21 位。
支持者说这是 “经济奇迹”,难怪特朗普要力挺。
可翻开另一面账本,全是民众的说不出口的痛苦,贫困率一度冲到 53%,现在虽降到 31%,但 86% 的家庭还是入不敷出。
![]()
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位拾荒大姐说,早餐从 7 块涨到 33 块,“一片吐司比过去两顿饭还贵”。
近一年半里,1.5 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公务员裁了 3.5 万人,退休金还没贫困线高。
更讽刺的是,米莱一边让民众勒紧裤腰带,一边给议员涨工资,自己还和副总统闹掰,骂对方是 “叛徒”。
![]()
这种撕裂的现实,让选民陷入两难:不投他,怕改革烂尾,投了他,又怕日子更难。
赢了选举,米莱就能高枕无忧?
这次大胜确实给米莱续了命,至少国会没法轻易推翻他的否决。
但他离 “掌控局面” 还差得远,国会里没有任何一方占绝对多数,接下来推政策还得看中间派脸色。
![]()
最大的难题还是经济。
特朗普的钱有附加条件,米莱想继续 “电锯改革”,就得接着砍公共开支,医疗教育这些民生领域还得受苦。
可要是松劲儿,通胀可能反弹,美国援助也可能泡汤。
更麻烦的是阿根廷的经济结构。
![]()
现在全靠出口大豆和矿产撑着,越来越像 “资源出口国”,制造业根本起不来。
专家警告,再这么下去,就算短期数据好看,长期还是摆脱不了依赖外资的命运。
米莱赢了选举,特朗普赚了 “盟友”,但真正买单的是阿根廷民众。
他们用选票给米莱投了 “信任票”,本质上是没得选,与其回到过去的混乱,不如赌一把眼前的改革。
![]()
可这场被美元裹挟的博弈,注定难有完美结局。
特朗普的 200 亿不是慈善,米莱的改革也不能只靠 “砍砍砍”。
接下来两年,要是民生没改善,就算有美国撑腰,民众的耐心也迟早会耗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