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案例:食品与化工混合废水处理工程
项目背景
某工业集中区同时存在食品加工企业和精细化工厂,两家企业相邻而建,各自建有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但运行效果不佳。经环保部门协调,决定共建一套混合废水处理系统,实现协同处理、资源共享。该项目占地约6000平方米,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吨/日。
废水成分与来源
混合废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食品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含淀粉、蛋白质、油脂等,COD高达3000-5000mg/L,BOD5约2000-3500mg/L,SS 400-800mg/L,氨氮80-150mg/L;二是化工厂排放的含苯系物、醛类废水,COD约1500-2500mg/L,BOD5约500-800mg/L,含有微量有毒物质。两种废水比例为7:3,混合后呈现高有机物、高氮、可生化性差异大的特点。
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废水特性,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强化+深度处理"工艺路线:
预处理系统:
格栅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隔油池:去除浮油和浮渣
调节池:设置曝气搅拌装置,均衡水质
混凝气浮:投加复合絮凝剂,去除胶体物质和部分COD
生化处理系统:
水解酸化池:设置弹性填料,HRT=8h
A2/O工艺:厌氧区HRT=12h,缺氧区HRT=8h,好氧区HRT=24h
MBR膜生物反应器:取代传统二沉池,污泥浓度维持在8000-10000mg/L
深度处理系统:
臭氧催化氧化:进一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
生物活性炭滤池:确保出水稳定性
污泥处理:
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降至80%以下,部分回流,部分外运处置
最终效果
经过6个月的调试运行,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COD<50mg/L,BOD5<10mg/L,SS<10mg/L,氨氮<5mg/L,总氮<15mg/L,石油类<1mg/L。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废水中难降解的苯系物浓度从进水的25mg/L降至出水的0.05mg/L以下。项目总投资约1800万元,运行成本约3.2元/吨水,较两家企业单独处理节约运营费用30%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