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喜欢老师开课外班,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花冤枉钱,觉得这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怕老师本该在课堂上讲的核心知识点藏起来,逼孩子上补习班才能跟上进度。
对家长来说,哪怕老师没有可以留一手,也会有阴影,如果孩子上课没听懂,也会第一时间怀疑老师没讲透,故意留到补课讲。
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但也不能只看老师补课违规这一面,也得看看老师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那些让人心里不平衡的双重标准。
凭啥我给学生补个课就违规,专家来学校讲两小时课,就能拿走好几千?
![]()
有个中学老师就情绪崩溃了,跟大家倒苦水。说自己一个月工资才四千多块,双减”之前,他周末会私下给几个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开开小灶”,当然,是收点费用的。用他的话说:“一个班50多个孩子,课上真的没法个个兼顾。眼看着这几个孩子跟不上,心里急啊。周末补一补,一小时也就收一两百,家长感激,孩子也确实有进步,我家里也能宽裕点。”他那会儿一个月靠这个能多挣三四千,正好覆盖了家里的房贷。
![]()
但“双减”一来,这条路彻底断了。周末想给亲戚家孩子补补课,挣点外快,都不行,这算违规。
![]()
最让他和同事们憋屈的,是上个月学校搞的一次培训。 学校花了大价钱,请来一位省里的“知名教育专家”,来讲“新课标下的快乐教学”。讲座安排在周六上午,全体老师必须到场。
可学校请的专家来讲两小时课,就能拿走五六千块。老师就特别纳闷:专家来讲课就行,合规;我们去给人补课,就违规,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这老师还把工资条晒出来了,基本工资、津贴、绩效啥的全加一块儿,确实就四千出头。每个月房贷就得三千多,孩子上幼儿园也得花钱,这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太难了。
![]()
就这么一场让老师们如坐针毡的讲座,专家的出场费五六千。 让老师得吭哧吭哧上多少节课?他来讲俩小时,抵老师两个月工资?这凭什么啊?
![]()
专家去搞教研、开讲座然后收费,就被当成是合规的专业指导。可老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就算是为了帮那些基础差的孩子能跟上学习进度,却被认定是违规的有偿补课。
同样都是付出了时间,也都是传授知识,结果一边是被大家捧得高高的教育大咖,另一边却是动不动就会被批评指责的违规教师。
老师们真的都坐以待毙了吗?也不是。
我身边的一个老师早开始找后路了。
他是一名英语老师,教学能力很强,去年咬牙辞职,去了一家大型校外培训机构。虽然比在学校累,但收入直接翻了一番还多。用他的话说:“我也热爱讲台,但首先得养活老婆孩子啊。”
![]()
他的同事王老师,业余时间经营着一个公众号,专门分享阅读和写作技巧,积累了小几万粉丝,现在靠点广告和知识付费,也多了份不错的收入。
这些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 它说明什么呢?
它不是说老师们都想着去补课赚钱,而是反映了当前教育体系里一个挺矛盾的现象:我们既希望老师能“春蚕到死丝方尽”,安心教书,不计回报;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也要面对飞涨的物价和养家的压力。
当正常的付出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而一些形式主义的专家却能轻松赚大钱时,老师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教学热情也会被消耗。
“双减”政策实行之后,课堂效率就成了孩子学习的关键。要是老师的待遇能合理一些,不用整天为了多挣点钱去操心副业,那他们就能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课堂教学上。这样一来,咱们的孩子才能真正从课堂上学到东西,得到成长。
家长和老师就像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只有彼此理解、互相支持,才能给孩子们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