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结节4b级——有恶性可能,因此常常会建议手术切除。但57岁的张阿姨因为对手术的恐惧,而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她的故事。
早在2018年7月的时候,张阿姨就在洛阳东方医院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18年那会儿,医院就建议我手术切掉了,我不想切就一直没管它...”
张阿姨这一拖,竟长达7年之久。如果不是家人因为不幸患癌,她陪同家人一起诊治,恐怕还是一直拖着。2025年4月7日,57岁的张阿姨陪同家人一起求诊于“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她近期前往当地医院复查提示:甲状腺结节4b级,颈部隆起的巨大肿块更是肉眼可见。此前西医建议她尽快手术切除,但张阿姨对颈部手术充满顾虑,始终不愿接受:“我一想到要在脖子上动刀,我就慌的不行....”
![]()
袁希福老中医仔细观察她的面色 —— 萎黄没有光泽,又看了舌苔:舌淡暗、苔薄白,搭脉时发现脉象沉弦。一番问诊下来,张阿姨的情况逐渐清晰。袁老判断她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瘿病。直接点出症结,“长期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气不通就容易生痰;脾胃功能弱,气血生成不足,痰湿和瘀血裹在一起,就慢慢结成了结节。”
随后,袁希福老中医开出了首方:用夏枯草、生牡蛎、浙贝、猫爪草化痰散结;柴胡、薄荷、枳壳疏肝理气,帮着 “顺开” 郁结的肝气;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和胃,补好气血生成的 “源头”;再用当归、川芎活血通络,把瘀堵的地方通开。
![]()
有人可能会疑惑:结节都4b级了,肿块还不小,为什么却没多少“猛药”?对此,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解释:“‘三联平衡疗法’讲究扶正、祛邪、调气相辅相成。患者面色萎黄、舌淡,说明气血虚,这时候要是一味用猛药攻结节,只会伤了正气,反而适得其反。现在先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把身体底子补好,后续才能更好地消结节。治病就像打仗,先练自家兵,在对付敌人!”
就这样,张阿姨按方服药,期间没断过。2025年8月28日,她再次前去复诊时,整个人像换了个模样——脸上有了血色,进门就笑着说:“您看我脖子上的包小多了!现在头皮不紧了....”
![]()
随后,袁希福老中医调整方子:加了木鳖子、海藻、僵蚕,增强软坚散结的力道;添莪术、水红花子,帮着更彻底地活血破瘀;郁金、香附、八月扎,进一步疏肝理气。同时,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陈皮健脾和胃,甚至加了砂仁护胃、绞股蓝扶正。另外,还配了他特制的“乳瘿散结丸”,方便张阿姨长期吃,巩固效果。
【“动态平衡” 才是中医辨证的精髓】
“一开始患者正气虚,所以以调气、扶正为主,只敢轻微祛邪;现在她气血足了,正气恢复了,就可以加强攻邪的力度,帮着消结节。但即便这样,也不能丢了扶正的药 —— 就像种地,既要除杂草,也得给庄稼施肥,不然地就荒了。”
![]()
他进一步解释:“很多人治疗结节,眼里只盯着‘消掉它’,却忽略了身体的‘内环境’。结节就像地里的杂草,要是土壤没改良,就算暂时除了草,过阵子还会长。‘三联平衡疗法’就是要调整身体的内环境,结节能稳住、缩小,还不容易复发。治病的最高境界不是硬除病灶,而是让身体回到平衡状态,自己有能力对抗毛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