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NJD10交通气象不只是 “实时看能见度”,更要 “提前预报”—— 比如知道明天凌晨会起雾,今天就能提前安排巡逻车;知道下午有暴雨,能提前在高速入口发提示。传统监测系统只能看实时数据,没法预报,管理部门总是 “被动应对”。交通气象能见度实时监测预报系统靠 “监测 + 预报” 双功能,让交通气象管理从 “被动” 变 “主动”。
![]()
它的 “监测” 部分很扎实:每个监测站都有能见度仪,能实时测气象光学视程(MOR),还能加配温湿风压雨一体化气象站 —— 毕竟能见度和温度、湿度、风力密切相关,比如湿度超 95%、风力小于 2 级,就容易起雾。这些实时数据通过 GPRS 传到云平台,为预报提供 “实时素材”,不会凭历史数据瞎猜。
“预报” 功能是核心:平台用专门的数学模型,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气象规律,能提前 2-6 小时预报能见度变化。比如某地区历史上 “秋冬晴天凌晨 2-5 点容易起雾”,再结合当天实时湿度超 90%、风力 1 级,系统会提前 6 小时预报 “明天凌晨 2 点起,辖区内高速能见度可能低于 200 米”,管理部门当天就能安排巡逻车凌晨 1 点上路警示,不用等雾起来再忙活。
供电方式灵活,不管是城市周边的交通枢纽用市电,还是偏远山区的国道用太阳能,都能保证系统连续运行 —— 毕竟预报不能断,哪怕停电也得有备份电源。对跨区域的交通网(比如省际高速、国道干线)来说,这套系统还能跨区域联网,比如 A 省预报能见度低,能把信息共享给相邻的 B 省,让两省管理部门协同应对,避免车辆在省界处因能见度差引发事故。某省交通厅用了这套系统后,因低能见度导致的跨区域交通拥堵时间缩短了 40%,管理部门从 “救火” 变成了 “防火”,效率大幅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