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真的了,喜大普奔。
从10月16日开始,缅北靠近泰国边境的妙瓦底地区突然传出消息:臭名昭著的KK电诈园区被缅军包围。消息最初没人太在意,毕竟“清剿”这种话,这几年听得太多了。但这一次,缅军是动了真格。
24日,行动突然升级。缅军切断园区的所有通信信号,重型装甲车开进园区,一路爆破、抓人。现场视频显示,火光冲天,混乱中人声嘶喊。上千名园区人员开始仓皇逃命,有的徒步,有的骑电动车,还有不少人直接往边境的莫埃河跳。那一夜,河水很急,很多人没能游到对岸。
![]()
泰国湄索县警方通宵在河岸架起探照灯,喇叭不断重复:“游过来,不抓。”到25日凌晨,泰方已收容818人,拘留677名非法越境者,打捞出至少7具遗体。泰国警方表示,失踪人数可能是官方数字的两倍。
有人问,KK园区这么多年早已臭名远扬,为什么缅甸政府现在才出手?原因其实很现实。11月初,东盟峰会将在曼谷举行,东道主泰国已经把“跨国电诈”列为头号议题。缅甸军政府在国际上备受指责,经济制裁压力越来越大,这次清剿,很像是一场“投名状”。
更巧的是,清剿行动前,缅军突然拿到了一份“名单”。据知情人士透露,缅甸方面此前向SpaceX申请了API接口,掌握了KK园区内约2500台非法星链终端的激活坐标与流量日志。也就是说,园区靠着星链信号与外界联络的秘密被彻底曝光。那一刻,缅军的行动才真正启动。
![]()
园区内部究竟是怎样的地狱?幸存者的描述让人不寒而栗。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开晨会背“话术本”。8点开始上班,一人同时操作二十多部手机、五台电脑,假扮“白富美”“币圈大V”“投资顾问”,一边聊天,一边骗钱。
中午饭是一碗白菜汤,漂着两只苍蝇。监控摄像头360度无死角,谁敢抱怨或想逃跑,就会被打、被电击。晚上9点业绩不达标,要么俯卧撑200个,要么赤脚跑碎石路。午夜12点,铁门锁死,靠近围墙三米内电击项圈就会启动。
一名从广西逃出的年轻人回忆:“我们组八个人,一天骗了380万。老板把钱换成USDT打到迪拜钱包。谁手软,就被调去‘医疗组’,那不是抽血,是抽脊髓。”
缅方公布的战果看起来很漂亮:查获2200名嫌疑人,缴获30台星链设备,还有3辆装甲车。但真实情况是,大头早已跑路。园区头目、柬埔寨籍华人佘智江在清剿前一周就乘私人飞机离开妙瓦底。另有300多人乘车前往老挝,传言花了200万美元“买路钱”。
![]()
与此同时,缅甸军方在公布缴获物资时,有媒体发现了一份异常的数据流记录,清剿前48小时,至少4.7亿USDT通过混币器跨链转出,资金很可能流入门罗币网络。也就是说,园区的钱已经提前洗干净。
这场清剿像是一次迟来的爆破。缅甸、泰国、中国三方正在加紧制定新的防线:切断武装、封锁技术、监管资金。在武装层面,联合国安理会正审议三国与美国联合提案,对缅北地方武装实行武器禁运;在技术层面,SpaceX、OneWeb、亚马逊Kuiper宣布,从2026年起,卫星终端将内置国别白名单,非授权地区激活48小时后自动锁机并上报位置。在资金层面,G20金融稳定委员会正推动“Travel Rule 2.0”,要求所有单笔加密转账超过1000美元的交易必须上传身份哈希,否则交易所将被SWIFT系统拉黑。
![]()
如果这些措施落地,那么电诈集团将失去通信、武装与洗钱三条命脉。但问题是,世界上不缺“下一个KK园区”。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柬埔寨波贝、甚至远在中东的迪拜“硅谷”,都有园区在招手——“带技术、带团队、带资金,免租三年,军方护送。”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对于普通人来说,防骗从自己做起才是关键。出国前要“三查”:查公司是否合法、查域名备案、查签证途径。凡是包机票、免签证、提供“高薪岗位”的海外招聘,十有八九是陷阱。见到“USDT结算”“虚拟货币工资”这类字眼,立刻远离。
目前缅甸清剿电诈已经正式唱响冲锋号,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