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明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发展水平情况。
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发多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蕾介绍,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将老年文化服务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职能职责,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致力打造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文化服务阵地。
一是设施适老:打通公共文化场馆“无障碍服务通道”。
全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场馆适老化升级改造,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引入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体系,保留传统预约方式和传统登记方式,持续推动各具特色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不断延伸公共文化阵地的服务半径,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山东省美术馆设立专门的“老年人参观日”,主动邀请老年大学学员等老年群体集中观展,变“被动等观众”为“主动请观众”,让老年人观展更有归属感。山东省图书馆设立“银龄阅览室”,年接待老年读者2万人次,开展特色活动超100场次,其中“玩会智能手机”“学会网上购物”等实用性辅导课,精准破解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难题;笔会、书画交流等活动,有效丰富了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获《中国文化报》等权威媒体关注报道,成为我省老年公共文化服务的标杆示范窗口。
二是阵地提质:以“资源+活力”双驱动建强“文化养老”平台。
推动公共文化场馆联合当地老年大学共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充分盘活优质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整合专业艺术师资力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源,开设书法、声乐、舞蹈等常规艺术课程,以及古琴、刻瓷、面塑、山东快书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系统”的艺术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以老年学员为核心,组建馆办老年艺术团队,让老年文化服务既有“专业度”,又有“活跃度”。山东省文化馆与山东省老年大学合作共建“山东省文化馆老年大学”,融合省老年大学成熟的招生、教学模式与省文化馆专业的师资力量,已累计开设62种课程、培训超7500人次,成立爱乐民族乐团、老年舞蹈队、京剧社等5支老年文艺团队,经常组织团队参与省内外各类文艺演出,真正为老年文艺爱好者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广受好评。
三是内容精准:让文化供给“对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围绕老年人喜好,从“活动”和“创作”两端发力,做足文化供给。一方面打造全年不落幕的群众文化活动矩阵,常态化开展全省冬春文化惠民季、四季村晚、四季村歌、广场舞展演、群众合唱展演等普惠性文化活动,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重阳节敬老演出、老年书画作品展、儒家经典讲座、国乐欣赏等特色内容。同时主动为老年文化团体“搭台”,支持老年人参与创作、登台演出,让老年人从“文化观众”变身“文化主角”。另一方面,以精品创作传递孝老新风,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加大孝老爱亲题材演出占比,依托全省群众文艺作品征集、小戏小剧创演工作,推出花鼓戏《父子墙》、小品《赎罪》等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既生动展现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又深刻传递孝亲敬老美德,用文化力量推动尊老重老成为社会共识。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目标,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质量,立足老年群体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强化供给精准度,增强服务实用性,聚力打造让老年人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动更多老年人便捷享有丰富文化成果。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