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亏8亿!曾“日赚千万”的以岭药业崩了,连花清瘟也救不了它

0
分享至

曾几何时,只要打开药店的柜台,连花清瘟都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疫情那几年,它几乎成了国民神药,不论南北、城乡,人人都抢。

甚至在2022年那波高峰期,网上有人夸张地说:“连花清瘟比茅台还难买”。

但到了2025年,这个靠一粒胶囊撑起的千亿梦,终于塌了。

各大电商平台上,连花清瘟的价格一落再落,从当年几十块一盒的“救命药”,跌到现在2.9元都卖不动。



更刺眼的是,以岭药业的财报。

2024年亏损超过8个亿,市值从巅峰时的900亿蒸发掉三分之二。

那家曾经“日赚千万”的中药巨头,似乎一夜之间,被打回了原形。

一个曾经的国民神药,为何如此迅速坠落?

要讲以岭药业,就绕不开那个名字——吴以岭。

这个出生在河北衡水农村的中医世家子弟,从小跟着赤脚医生父亲跑村看病。

那时候,他看见的最多的是穷人家没钱治病、拖成大病的样子。

也正因此,治病救人,成了他最早的志向。

后来他考上河北医科大学,主修中医专业。毕业后留院工作,本可以当个安稳的医生,但他偏不满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心脑血管病患者激增,他开始琢磨,有没有更高效、更平价的中药治疗方式?

在那个一切都靠手抄、靠摸索的年代,吴以岭花了几年时间,从古籍里挖方,从实验里试药,最后研制出“通心络胶囊”。

这款药后来被写进了《中国药典》,成了无数心脑血管患者的救命方。

靠着通心络的名声,吴以岭一步步走上了科研、创业的双重舞台,2001年,他创办了以岭药业。



真正让以岭药业名声大噪的,是2003年非典。

那一年,全国的中药企业都在寻找能对抗病毒的方子。

吴以岭带着团队闭关15天,从十几种草药中组合出了一个配方,这就是后来的连花清瘟。

第二年,这款药被正式批准上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到2009年,吴以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年后,以岭药业成功登陆深交所。

那时它被称为“最有科技含量的中药公司”,资本市场把它视为中药现代化的模板,股价一路飙升。

然后迎来了那个决定命运的时代——新冠疫情。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防疫物资告急、药品脱销。

连花清瘟再度被推上前线,成为国家卫健委多版诊疗方案的推荐药物之一。

那段时间,这个药成了全民刚需。药店断货、线上售罄,黄牛加价倒卖,普通家庭纷纷囤药。

2022年年中,以岭药业交出了一份堪称神话级的财报。

当年营收125亿元,净利润超20亿元,同比增长超80%。

呼吸类药物收入达68亿,占公司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那一年,它的市值一度逼近900亿元,股价飙升五倍。

公司总部在石家庄,高峰时期几乎昼夜不停运转。流水线一条条开,工人三班倒,连夜打包出货。

有人说,“连花清瘟卖到断货的那几个月,以岭药业一天能赚上千万。”

那是它的巅峰,也是一切转折的开始。



神话崩塌,从疫情结束那一刻起。

疫情结束的那一刻,看似是全民解脱,却是以岭药业的噩梦开始。

人们的需求骤降,家里囤的药还没吃完,各地的药店、平台都积压着几百万盒连花清瘟。

2023年,公司营收降到了103亿元,同比下滑近18%。

到了2024年,呼吸系统药物收入只剩下12亿元,跌幅超过六成。

这意味着,以岭药业赖以生存的那根支柱彻底塌了。

更糟的是,在那段疯狂扩产的日子里,生产线没有“刹车”。

2023年底,以岭药业库存接近60亿粒药,足够全国人民吃四天。



但药品不同于日用品,它有保质期,有储存成本,眼看药效期逼近,公司不得不启动“甩货”模式。

于是我们看到,如今各大电商上,连花清瘟2.9元一盒的惊人价格。

那一刻,这家曾经的“神药公司”,被迫沦为清库存公司。

而更隐蔽的危机,是资金链。

为了尽快出货,以岭药业推出了赊销政策,先发货,后收款,表面上看销量漂亮,但账上的现金流却越来越紧。

到2024年三季度,应收账款已经逼近28亿元,再叠加库存成本和减值准备,公司资金几乎被锁死。

于是,昔日的现金牛,变成了债务牛。

从商业角度看,以岭药业的问题,并不止于行情不好,真正的致命点,是结构失衡。

疫情期间,连花清瘟撑起了超过九成利润。

公司其他板块如心脑血管、糖尿病药物,研发多年仍未形成稳定现金流。

单品带来的繁荣,其实掩盖了企业的单一风险。

当热度散去,原本支撑整个帝国的那根梁柱轰然倒塌,其他业务根本接不住。

以岭药业的困局,本质是“爆款依赖症”:靠一个产品撑业绩、靠一波行情推估值、靠一个院士背书塑造品牌。

看起来稳固,但一旦消费场景变了,整个系统就会崩塌。

这其实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尤其是那些靠“风口”成功的公司。

在疫情这场全民事件中,以岭药业曾被神化,可当“刚需”变成“选项”,市场立刻还它一个冰冷的现实。

库存、账款与形象的“三重塌陷”,库存压顶只是第一层伤害。

更严重的,是品牌信任的坍塌。



当消费者看到“2.9元一盒”的连花清瘟,会怎么想?那些当年几百块囤药的人,难免心里发凉。

药品降价固然正常,但这种幅度和节奏,会让品牌瞬间“掉价”。

过去它代表“科学中药”“国家推荐”,如今却被视为“滞销药”。

而应收账款的积压,则成了资金链的定时炸弹。

连花清瘟的销售渠道以医院、药店、电商为主,大部分采用赊销。

疫情时,这种模式带来了爆发;疫情后,这种模式让公司陷入了泥潭,货发出去了,但钱回不来,现金流越来越紧。

为了续命,公司不得不继续融资。

数据显示,以岭药业在2024年下半年新增借款约6亿元,甚至拖欠部分供应商款项。

这就是企业最危险的时刻,你仍然有资产、有名气、有产线,却没现金流。

以岭药业的遭遇,不只是企业的兴衰,更像是一个行业的镜子。

中药行业一直有个难题: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场景不稳定、创新周期长。

疫情让中药走到了聚光灯下,但也把问题照得更清楚。

靠单品爆发、靠政策红利、靠情绪消费,这些手段能带来短期辉煌,却撑不起长期价值。

一旦外部环境变化,企业若没有第二曲线,立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



从商业逻辑来看,以岭药业的失败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结构的失败。

它不是没有研发,而是研发节奏慢,不是没有品牌,而是品牌被捆绑在单一产品上。

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想好市场之后的“后半程”。

今天,当我们再看以岭药业,已经很难把它和“日赚千万”的光环联系起来。

那句“以岭药业600亿帝国”,如今更像是一场旧梦。

但无论如何,这家公司曾为中药现代化做出过实实在在的贡献,通心络、连花清瘟,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只是,时代变了。

疫情的狂热散去,消费逻辑回归理性,资本不再为情绪买单。

一个企业想要活得久,不是靠一次爆发,而是要熬过冷静期。



以岭药业或许还会翻身,毕竟它有基础、有积累、有品牌。

但这一次,连花清瘟已经救不了它了。

中药企业的未来,要靠新的产品、新的逻辑、新的价值去赢得信任,而不是靠一粒“神药”续命。

真正的药,从来不是一盒胶囊,而是时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澎湃新闻
2025-11-04 11:32:28
特斯拉撞死一头百斤野猪,交警判定司机需承担全责,车辆维修费2.3万元

特斯拉撞死一头百斤野猪,交警判定司机需承担全责,车辆维修费2.3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5:45:04
iPhone 17 Pro 突然再降价,还没早买的恭喜了

iPhone 17 Pro 突然再降价,还没早买的恭喜了

科技堡垒
2025-11-04 11:30:36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3:55:03
A股:今天下跌到3960.19点,不出所料的话,周三大概率要这样走了

A股:今天下跌到3960.19点,不出所料的话,周三大概率要这样走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6:09:10
史晓燕谈和李春平相识,曝其每年只能拿1500万美金,痴呆原因曝光

史晓燕谈和李春平相识,曝其每年只能拿1500万美金,痴呆原因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04 16:44:04
当过市长、厅长,谢一平主动交代问题

当过市长、厅长,谢一平主动交代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4 17:59:07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芯事情报局
2025-11-04 07:10:03
美国称: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淘汰4000年的东西他们还在用

美国称: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淘汰4000年的东西他们还在用

南宫一二
2025-11-04 16:14:07
突然官宣! 中国变相双国籍! 澳洲在内, 华人狂喜! 外籍华人只要这样做, 就能在中国长期定居

突然官宣! 中国变相双国籍! 澳洲在内, 华人狂喜! 外籍华人只要这样做, 就能在中国长期定居

澳洲红领巾
2025-11-04 13:05:00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4 09:37:00
安理会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决议,中方投了弃权票,外交部回应

安理会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决议,中方投了弃权票,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5:25:01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封面新闻
2025-11-04 17:41:22
台湾省网红全裸死在大马酒店,知名“反华歌手”涉案,二人共度一晚

台湾省网红全裸死在大马酒店,知名“反华歌手”涉案,二人共度一晚

不掉线电波
2025-11-04 14:35:28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AI泡沫危险了?“大空头”原型做空英伟达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AI泡沫危险了?“大空头”原型做空英伟达

看财经show
2025-11-04 17:30:46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看财经show
2025-11-04 16:37:58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04 17:51:33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乌娱子酱
2025-11-03 14:27:14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军机Talk
2025-11-04 11:35:55
2025-11-04 19:15:00
小彭聊社会
小彭聊社会
微笑迎接每一天。
3992文章数 7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手机要闻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6系列手机将涨价,DRAM供应链短缺成主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