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成为检验成效的关键重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此,第七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如期而至,并于10月9日正式启动,主题聚焦“百千万 幸福莞”,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5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过程中,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的优秀案例。
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是穿越时光的历史见证者,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和景观价值,被称为“绿色文物”。东莞现有古树名木3520株。东莞市林业局通过打出“制度+资金+科技+利用+宣传”组合拳,构建起古树名木全方位保护体系,并让古树名木从“保护对象”变为“发展资源”,古树的文化基因在活化中愈发鲜活。
![]()
企石镇千年秋枫古树。
东莞现有古树名木3520株
据了解,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不受树龄限制,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东莞现有古树名木3520株(古树3515株、名木5株),数量位居全省第九名;其中,一级古树37株,二级古树247株,三级古树3231株;古树名木种类丰富,分属36科、68个属、85种,树种以榕树、杧果、木棉、荔枝、水翁居多。这些古树名木分布在全市32个镇街,见证了东莞的城市变迁和人文更迭。
![]()
大岭山镇细叶榕古树。
累计实施54株濒危古树抢救复壮
随着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古树名木的生存也面临病虫害、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挑战。近年来,东莞多措并举强化古树名木管护,并于2023年印发了《东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落实古树名木日常巡查制度和养护责任制度,全面更新古树名木电子档案,积极开展古树寄生植物清理、白蚁防治、树洞修补等工作。
![]()
巡查古树健康状态。
在资金保障方面,动员全市党群团组织、企业家、乡贤、群众等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捐古树,累计筹集资金96.1万元。此外,近三年来,市、镇、村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07.59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262.59万元,镇村资金245万元,用于古树保护管理。
此外,还强化科技赋能;组织专项健康巡查,每年委托专业团队开展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巡查及安全性评估,编写古树养护方案并指导实施,累计实施54株濒危古树抢救复壮。
经科学守护和精心养护,历经沧桑的古树正重焕生机,书写着属于东莞的 “岁月常青”故事。漫步东莞各镇街,古树的健康蜕变藏在每片新叶、每根新枝里。其中,东江边上的古木棉新叶比往年多了三成,且掌状叶更显舒展挺拔;凤岗镇的凤凰木古树甚至冒出了鲜活侧枝,树皮重拾温润弹性;企石镇的千年秋枫更是枝叶繁茂,生态活力显著回升。
![]()
东城木棉古树。
让古树融入市民生活
东莞还将古树保护与城乡发展相结合,让古树融入市民生活。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积极发动各镇街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古树主题景点,或依托古树的天然华盖,科学布局儿童游乐设施、休闲凉亭与雅致石椅,改杂乱角落为多功能于一体的“古树乐园”;或融入家风家训等主题元素,使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精神相映生辉。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共建设清溪镇三中村、石排镇塘尾村等绿美古树乡村9个,建设石龙镇西湖村古树公园、道滘镇南丫村滨涌古树园等古树公园(古树园)7个。
此外,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内涵,清溪镇大王山森林公园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企石旧围村和茶山牛过蓢村围绕古树活化利用,建设江枫古韵和茶山镇超朗牛过蓢片区绿美点。
深入挖掘莞荔文化,2023、2024年共评选出10个“东莞最美荔枝古树群”和4株“东莞荔枝名树”,将莞荔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绑定,古树年轮里的农耕智慧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
茶山镇超朗牛过蓢片区绿美点。
从“保护对象”变为“发展资源”
东莞还以“一树一策”的精细化思维,让古树名木从“保护对象”变为“发展资源”,诠释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之道,古树的文化基因在活化中愈发鲜活。
其中,茶山镇超朗村以510年高山榕树为核心,投资5000万元打造200亩“慢生活社区”,旧屋翻新为含独栋别墅、池塘“太空舱”的高端民宿,保留原石板路与古树群半圆布局,引入粤港澳大湾区画家建立牛过蓢艺术馆,每年举办松糕风味节,让游客在古榕荫下体验岭南美食文化,艺术家工作室与松糕风味节让古树林成为文化地标,形成“生态观光+美食体验+住宿消费”闭环。2024年,茶山镇超朗村入选广东省文旅特色村,成为大湾区短途游热门目的地。
清溪镇依托大王山500株的古树,建成1200 亩古树公园,结合亚热带雨林、南山花谷等景观,融合红色文化遗址打造研学旅游路线,推出“赏花行”“公益护林员”活动,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清溪农林文旅收入。
![]()
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古树群。
石排镇塘尾村则让21棵百年古树与“艺术家驻村计划”相遇,残砖古瓦化作陶艺作品,“李氏廉韵家风”研学课程让古树成为鲜活的德育课堂。
东莞市林业局表示,将继续深入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让这些穿越时光的历史见证者,继续屹立在莞邑大地,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田玲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