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60岁了,前些天兴高采烈的去办理退休手续,想着自己35年工龄怎么都有3500-3800左右吧,没想到被工作人员告知退休金2482元,他大失所望,下岗人员拿这么点退休金,欲哭无泪!
大哥1989年进的国营纺织厂,是正式工,那时候工厂红火,五险一金按规定缴,他每个月工资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两百多。
干到2008年,工厂效益下滑,开始裁员改制,他45岁成了下岗职工。手里只拿到一万二的安置费,连半年生活费都不够。
下岗后他没闲着,在建材市场搬过瓷砖,在小区当过夜班保安,后来在物业公司做维修,干的都是体力活,收入时高时低,一个月最多挣四千,最少才两千出头。
社保不能断,他只能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缴,每年缴费金额涨,从最初的一年三千多,涨到后来的一万二,这钱占了他收入的大半。
有两年他腰间盘突出,没法干重活,没收入还得吃药,社保钱是跟我借的,他说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社保缴满,就盼着退休能有份保障。
他常跟老街坊打听,同厂没下岗的同事,30年工龄退休金都能拿到4000多,隔壁小区一个事业单位退休的,28年工龄,退休金5000出头。
办理退休那天,他特意把缴费手册、身份证都整理好,用塑料袋包了三层,生怕弄丢。排队时还跟前后的人念叨:“35年工龄,怎么也得三千五往上吧。”
工作人员把核算单递给他时,他眯着眼睛看了三遍,确认是2482元,当场就蹲在社保局大厅的走廊里,双手抓着头发,半天没说话。
后来工作人员解释,退休金是按缴费基数、工龄、个人账户余额算的,他下岗后一直按最低基数缴,个人账户余额少,所以比同工龄足额缴费的人少很多。
大哥找了厂里以前的劳资科同事,对方查了档案,确认他的缴费记录没问题,就是基数太低,没法调整。
小区里跟他一起下岗的还有五个,工龄都在30年以上,退休金最高的2860元,最低的才2100元,几个人凑在一起,越说越心寒。
现在大哥每个月房租要800元,药费固定300元,剩下的1300多块要管吃饭、水电、买菜,根本不敢买衣服,更别说生病住院。
他说以前在工厂干重活落下的腰疼腿疼,现在都舍不得去医院检查,就怕花钱,只能自己贴膏药忍着。
儿女们也不宽裕,各自有房贷车贷,偶尔给点钱,他都舍不得花,存着应急。
那些年国家号召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他们没抱怨,咬着牙干活缴社保,就盼着退休能安稳度日。
35年的工龄,从年轻力壮干到满头白发,最后就这点退休金,连基本生活都紧巴巴。
同样是辛苦一辈子,只因中间下过岗、缴费基数低,退休金就差了一倍还多,这样的差距,真的合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