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这样的问题,构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说明一些通胀的预期已经出现了,比如,黄金走势;一线城市二手房销量增加。
那么,对普通人而言,通胀对你影响大,还是通缩对你影响大?
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当然是通胀影响大,这就是常识与经济学的差异。通缩期物价在下降(严格地说不必然是日常用品物价下降,而是星级酒店大厨到路边摊献艺了)。而通胀期物价上涨,这是直观可以感受的,阿根廷大通胀当地打工人每天领工资后必须立刻去买东西,晚一天物价就涨 5%–10%。
![]()
也就是说,在通缩期,只要收入不减少,直接躺赢;而通胀期,如果收入不跟着通胀率跑,那就是完蛋的完。
但经济学要考虑系统的闭环,通缩与通胀,都取决于货币与商品的供求关系,商品多,进入消费市场的货币少,就会出现通缩;反之,进入消费市场的货币多,就会出现通胀。但是,经济过程是系统性的,通缩不意味着穷人更富,通胀也不意味着穷人更穷。货币工具只是宏观经济的调节工具,并不是财富本身,最终的评估要回到经济本身的好与差。
![]()
对普通人来说,要看在通缩期内收入会不会减少,通胀期内收入会不会增加,而对整体经济而言,通缩无可置疑的是经济衰退,伴随着大量的失业,而通胀则是一种波动,不必然是经济衰退,因为货币贬值的另一面是资产升值,持有黄金和一线城市高档住房的人士可以平滑掉波动。
谁会是通胀期最大的受益人?
当然是债务人,不管这个债务人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还是居民部门。
![]()
截至 2025 年 9 月,根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 2025 年 9 月 12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内容,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 92.6 万亿元。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截至 2023 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负债总额 241 万亿元。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负债总额 398.2 万亿元。根据雪球用户 2024 年 9 月 17 日发布的信息,2024 年 4 月民企贷款余额 66 万亿,加上债券估计约 67 万亿。据 2025 年第一季度《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截至 2024 年底,消费贷款余额达到 15.9 万亿元。另外,截至 2024 年底,居民住房贷款余额为 39.5 万亿元。
这么多的债务,要依靠长债化短债维持,但最终要看财政部门的余额,要靠效益消解,如果效益率在下降,财政自己都紧张,那就成了堰塞湖,水位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高。
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结论:普通人不会在通缩中躺赢,而通胀是债务人逃生的机会,政策的目标是:弱通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