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特殊的假币案,这起案件的嫌疑人和作案工具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据警方通报,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笔涉及假币母版图片的奇怪交易,判断买家可能在印制假币。顺着这条线索追查,最终抓获 15 名犯罪嫌疑人,捣毁 8 个货币伪造窝点,缴获 250 多万元假币。
![]()
办案民警描述抓捕现场时说,打印机还在不停运转,一张张崭新的百元钞票从机器里吐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墨水味。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均为 “00” 后,甚至还有未成年人。他们的作案流程也颇具 “时代特点”,先通过境外软件学习造假技术,再使用普通的家用打印机生产假币,最后利用虚拟币结算的方式进行销售。而且这些犯罪嫌疑人不仅自己生产假币,还在网络上传授造假技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
有网友提出疑问:“家用打印机不是有防印钞技术吗?应该打不出来才对。现在电子支付这么普及,年轻人都没怎么摸过真钱吧,家用打印机图片再精细也打印不出真钱的手感来吧,这些假币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 确实,大家都知道真币有很多防伪技术,比如水印、安全线、凹凸的手感等,家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假币,显然不具备这些防伪特征,按理说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
实际上,家用打印机确实无法完美复制人民币。真钞上的水印、安全线、凹凸感这些防伪特征,普通打印机根本做不出来。办案民警解释,这些假币质量粗糙,在光线下一照就能看出破绽。那为什么还有人上当呢?
这些假币之所以能流通,和使用场景有很大关系。从案件后续调查来看,这些假币大多被用在一些对现金查验不那么严格的小场景,比如路边摊、小超市、小吃店等。这些小商户平时收现金,大多只是简单看一下票面是否完整、颜色是否正常,很少会仔细去检查水印、安全线这些防伪特征,尤其是在客流量大、比较忙碌的时候,更容易疏忽。而且对于一些年纪稍大的商户,他们对假币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也没有配备验钞机,这就给了假币可乘之机。
一位便利店老板说,现在电子支付普及,年轻人确实很少接触现金,对真钞的特征不太熟悉。有时候收到假币,要等到去银行存款时才被发现。
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很普及,但在一些基层市场、农村地区,现金交易依然存在一定需求。这些地方的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更习惯使用现金,他们对假币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不足,也成为假币流通的薄弱环节。
有网友说:“之前在农村老家,看到村里的小卖部收现金,都是直接揣兜里,根本不查验,可能大家觉得都是乡里乡亲的,不会有假币,可谁能想到现在还有人用家用打印机造假币呢。”
这起案件也给大家提了个醒,不管是商户还是普通消费者,在进行现金交易时,都要提高对假币的警惕性。案件中 “00 后” 甚至未成年人参与其中,也让人感到惋惜。这些年轻人本应在学校学习知识、规划未来,却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把聪明用错了地方,走上犯罪道路,实在令人痛心。这些年轻人如果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正道上,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这个案例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科技是把双刃剑,用在正途能创造价值,用在邪路只会毁掉人生。那些还在动歪脑筋的年轻人该醒醒了,天网恢恢,再高明的技术手段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