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2025年,科技浪潮迭起。从2月份DeepSeek异军突起,仅花费约30万美元就训练出震动世界的大型语言模型R1,到新凯来在高端芯片制造上大举突破,展出90GHz示波器与2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DA产品,科技正在不断搅动着全球市场格局。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颁给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这一方向,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更是10次提到“科技”,8次提及“创新”,并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可以说,科技驱动商业变革,已不再是简单的口号。
不过,一项新兴科技从发布到商业化落地,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因此,对于许多人而言,与最前沿科技的接触,往往是通过行业标志性展会。
明年1月,吴晓波频道、华商出海产业联盟将继续带领企业家前往美国,开启美国CES科创新趋势访学,直击CES展会现场,并深入硅谷访学,沉浸式参访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学术机构及创新实验室等,由启明创投投资合伙人沈劲担任CES段带队导师,由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教授李平担任硅谷段带队导师。
![]()
2025年1月CES访学照片
此次访学的首站,正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 这场被誉为“电子消费品春晚”的盛会,距今已有近六十年历史,是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之一。
盒式磁带、PC的雏形Amiga的电脑、世上最成功的游戏俄罗斯方块、全球第一台个人数字助理牛顿掌上电脑,均在CES首次亮相。
而如今的CES,早已不只是电子产品的秀场,更是全球未来科技创新的风向标。
据创业与创新专家夷定先生介绍,2026年的CES将汇聚来自150多个国家的4500多家参展商,其中,约有1300家中国企业,较前一年数量明显回升。
与此同时,全球90%的科技巨头与独角兽企业都将盛装出席,三星、谷歌、特斯拉、联想等巨头均宣布将会在展会上发布重要产品和最新技术。
夷定先生认为,过去几年,CES已经从“消费电子展”变成了“科技生态展”,从设备创新转向了系统创新、以人为中心的创新——以前看的是电视、手机、家电,现在主角是AI、智能出行、数字健康、可持续能源。
而今年最大的亮点是“AI Everywhere”,从智能家居到出行、健康、教育,全都在用 AI重塑体验。
如果说CES展示了人类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那么硅谷就是孕育这些科技的发源地之一——从旧金山到圣何塞,短短几十公里的湾区,诞生了苹果、英伟达、谷歌、特斯拉等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巨头,可以说,硅谷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持续进化的创新机制:顶尖企业、风险资本、高等学府、跨界创业者、全球化人才等元素交织在一起。
最近,美国保险巨头ERGO首席数据官Mark Klein指出,硅谷的最新趋势包括联网人工智能系统,它将解决今天难以想象的复杂问题,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也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
那么,中国企业家在这次访学中,到底能看到什么,又应该怎么看呢?

中国企业家看什么?
去年,我们带领企业家们在CES展会上把自动驾驶、机器人、AI眼镜、智能家居等热门领域的代表性公司都看了一遍,还着重参访了一些中国做得比较好的出海品牌,如TCL、安克、Rokid等。
展会上,TCL携屏显科技、全品类智能物联生态等领域的25个品类100多项创新科技成果,以及宇树机器强劲的落地能力,令企业家们印象深刻。
而今年,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亮点:
◎ 首先,看前沿技术。
对于2026年CES能看到的最新潮科技趋势,带队老师沈劲老师做了一些展望:
1. 环境化AI。沈劲老师认为,AI的交互模式正在从“人与屏幕交互”转向“人与环境交互”,环境化AI能感知语音、动作、场景、光线等多维信号,通过摄像头与传感器理解使用者的意图,而无需明确指令,这种“无感交互”将成为2026年科技发展的亮点。
2. AI驱动的数字健康升级。目前,AI辅助诊断让个性化治疗更精准、更人性化,而结合穿戴设备的数据上传与平台分析,数字健康正朝着临床级、持续监测方向发展。沈劲老师认为,AI驱动的数字健康将是CES的核心主题之一。
3. 机器人走向日常生活。过去,许多展会上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多为技术演示,今年则将更加“落地”,沈劲老师预计,2026年CES上,家用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人机协作型工业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都有望亮相。
4.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动向。在CES你将看见中国消费类电子的最新产品,产品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定位策略。这些产品也代表全球最领先,最前沿的发展动向,许多出海的产品在中国的会展中未必能看见。
除了AI领域最前沿的发展,沈劲老师还指出了其他值得关注的方向,如量子计算、教育科技等。在设计带队观展路线时,沈劲老师计划将这些展位都包含进去。
◎ 其次,看市场策略。
沈劲老师还指出,不同企业在CES上的展位位置、面积、设计都各有特点,往往反映了其市场地位和品牌成熟度,从展品、人员构成,也可以看出一家企业的本地化程度,一般而言,刚出海的企业多由国内工程师驻守,成熟的企业则多聘用当地员工。
此外,从一家企业的展位主题,也能洞察其全球市场策略。比如,同一个产品,可能在新加坡市场主打“储能设备”,美国市场强调“户外露营”,日本市场聚焦“抗震救灾”,欧洲市场则主打“清洁能源”。这种“同一产品、多种叙事”的本地化策略,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经验。
◎ 第三,看龙头企业。
在结束CES参访后,我们将继续走进谷歌、斯坦福机器人实验室、Meta智能眼镜、500 Global等硅谷代表性机构,去看看那些改变世界的公司如何用商业化推动创新,那些孕育新思想的顶尖机构如何讲述AI时代的行业趋势与创新逻辑。在一场场近距离交流中,汲取真正可落地的启发与灵感。
以我们即将走访的谷歌为例。它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巨头之一,也是硅谷创新精神的象征。从搜索引擎到安卓系统,从云计算到自动驾驶,谷歌始终站在技术浪潮的最前沿。
今年8月,谷歌推出了一款名为“Nano Banana”的神秘图像编辑AI模型,凭借惊人的画面生成与编辑能力,这款模型迅速引爆全球社交平台,而当不久后谷歌揭晓真相——Nano Banana其实出自其最新的Gemini 2.5 Flash-Image模型,是谷歌在AI多模态领域的一次重磅突破,整个科技圈为之震动。
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产品发布,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逆袭,数据显示,Nano Banana的推出为谷歌Gemini平台带来了1000万新用户,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AI市场中表现尤为亮眼。
此次行程中,企业家们将亲身走进谷歌,感受其最新的AI布局和商业化成果。我们还在当天邀请了内部高层进行《Google创新之道:如何重新定义公司》的主题分享,帮助企业家进一步了解带领谷歌不断突破的极客文化。

导师带你看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之一,CES展区预计超过十几万平米,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常常令观展者应接不暇。
同样,硅谷聚集着成千上万家公司,从初创独角兽到苹果、谷歌等巨头,从机器人到生成式AI,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如何在短短几天内看得准、看得透、看得有价值,成了最大的挑战。
这正是导师存在的价值。
CES段带队导师沈劲老师作为原高通全球副总裁,领导中国团队完成了逾70家科技企业的投资和投后管理,其中超过11家成为独角兽,包括小米集团、中科创达、商汤科技、华勤技术、摩拜单车、盛合晶微等。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沈劲老师的带领下,企业家们将不只是“看展”,而是透过展品看到趋势,透过技术看到机会。
而硅谷段带队导师李平博士,则从学术视角打开了另一扇窗。
作为斯坦福全球工商管理领域2%顶尖学者,李平博士研究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崛起战略”,位居全球领军地位,主要包含国际战略创业、跨国收购兼并、商业模式创新、自下而上颠覆式创新等。
此外,李平博士出版的专著《中国管理研究本土视角:哲学基础与实践应用》《T型模式》,均在业内闻名。
在李平博士的带领下,学员们将从全新的视角观察硅谷的创新生态,把宏观的科技趋势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策略,把全球创新经验转化为企业自身的增长动力。
除此之外,在硅谷这段行程中,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多位享誉全球的顶尖学者、专家带来多场大咖课程,帮助企业家构建“技术趋势—商业落地—战略转型”三位一体的认知升级通道。
例如,具有多家国际大厂实战背景的AI产品专家带来《AI产品化:从概念到落地》的主题分享,帮助企业家了解从技术概念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路径;
顶尖科技企业硬件专家、Meta眼镜业务核心负责人将带来《AI+硬件行业机会与投资趋势》,深入分析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前沿硬件的创新方向与投资机遇……
我们还邀请了Barry Katz教授给大家在斯坦福上一堂大咖课《AI驱动下的创新设计思维》。
作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全球顶尖设计公司IDEO(全球第一个笔记本电脑的设计者以及Apple鼠标的设计公司)创新顾问,Barry Katz教授七本著作均与创新思维与设计思维及方法论相关,其中,《IDEO,设计改变一切》《创新: 硅谷设计史》一直被业界人士奉为经典。

时代必修课
当今时代,风起云涌,中美科技竞争持续加剧,全球市场格局快速演变,AI、大模型、智能制造、机器人……每一场技术变革都在重塑商业版图,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创新不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之本”;出海也不再只是战略选择,而是时代的必修课。
正如吴老师所言,“生而全球”浪潮与人工智能革命,是这一代中国创业者最为重要的两个百年机遇。
沈劲老师认为,中国企业在出海时应当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做到细分领域第一,同时,生产制造也依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此次“美国CES+硅谷”游学,正是一个观察全球格局、理解创新逻辑、洞察竞争态势的最好窗口——既能在CES看到“未来已来”的技术趋势,也能在硅谷亲身感受创新的源头与方法论,还能与顶尖专家面对面探讨科技背后的商业逻辑与产业趋势。
同时,企业家们还可结识潜在伙伴、深化业务合作,为下一阶段的全球化布局积蓄势能。
新的一年,我们诚邀你与我们一起踏上美国CES科创新趋势访学,去世界的创新原点,寻找属于中国企业的下一个增长曲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