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款六代机的设计特征和用途目前存在多种推测,综合高可信度信息分析如下: 核心设计特征 气动布局:采用无垂尾兰姆达翼设计,部分机型融合可变后掠翼技术,显著提升隐身性能和航母起降适应性 。其外形被描述为“歼-36与歼-50的结合体”,兼具三角翼与飞翼构型特点 。
![]()
动力系统:可能搭载三轴承旋转喷管技术,实现垂直起降与超音速巡航(推测极速1.6马赫以上),部分型号或配备“三发系统”(涡扇+冲压发动机组合)以实现3马赫高超音速巡航 。 尺寸与用途:机体长度约为歼-20的2/3,翼展20米左右,双轮前起落架设计暗示其可能专为004型核动力航母定制 。
![]()
技术定位争议 舰载多用途战机:美媒认为其专为航母设计,具备隐身突袭、协同作战能力,可能替代传统舰载机 。西工大专利图显示其与可变后掠翼舰载机高度吻合 。 忠诚僚机或无人平台:部分观点质疑其是否为有人机,但空速管和传感器配置更接近有人机标准 。另有分析称其可能作为“中继指挥节点”协调无人机群 。
![]()
研发背景与意义 中国采用“多路线并行”策略,成飞(歼-36)、沈飞(歼-50)与西工大/成飞联合项目同步推进三款六代机原型,技术路径涵盖深域打击、空优作战及舰载融合 。此举被外媒视为对美军NGAD计划的直接回应,可能重塑未来空战规则 。目前官方尚未正式披露细节,但试飞影像显示其已进入全比例原型阶段,而非缩比验证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