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登录本国官方税务门户网站时,发现了一件让她哭笑不得又格外气愤的事。
自己的个人账户姓名,竟然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男性名字“让-米歇尔・马克龙”。
普通人遇到这种信息错误可能也就当个小插曲,但放在第一夫人身上,再结合她这几年的遭遇,这事儿怎么看都不简单。
![]()
税务网站闹乌龙?原来是人为搞事情
爱丽舍宫很快就对这件事作出了回应,态度相当严肃。
他们直接展开了专项调查,没过多久就给出了结论:这不是什么技术故障,而是有人未经授权故意篡改的。
现在两名涉嫌篡改数据的人员已经被锁定,布丽吉特也正式提起了投诉。
![]()
官方税务网站按理说安全级别不低,能有人在里面动手脚,这背后的心思确实让人不得不多想。
法国的官方税务系统管理一向以严谨著称,过往很少出现这种公众人物核心信息被篡改的情况。
这次事件一出,不少法国民众都在讨论,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到底该怎么保障。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个篡改的名字刚好是男性,这和缠了布丽吉特三年的一个离谱阴谋论,简直是不谋而合。
![]()
本来想这可能就是个巧合,没什么深层关联,但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个税务信息篡改,更像是那个老阴谋论的延伸。
2022年开始,就有传言说布丽吉特“生来是男性”,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还越传越广,甚至有人编出了“她其实是自己兄弟何塞・米歇尔・特罗涅”“首任丈夫根本不存在”这种天方夜谭。
三年谣言缠不休,布丽吉特硬刚到底
面对这些离谱的谣言,布丽吉特没有选择沉默。
她直接把传播谣言的记者娜塔莎・雷伊和媒体人阿曼丁・罗伊告上了法庭,起诉他们诽谤。
![]()
2024年3月,马克龙总统也公开站出来为妻子说话,说这些谣言毫无根据,还表示自己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同年6月,巴黎一家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最终判决雷伊和罗伊各缴纳1.35万欧元罚款。
本以为这事儿能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巴黎上诉法院后来又以“言论自由”为由,改判两人无罪。
![]()
搞不清这言论自由啥时候成了造谣的挡箭牌,布丽吉特自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现在已经提起了上诉,想要推翻这个裁定。
这还不算完,美国右翼评论员坎迪斯・欧文斯也来凑热度。
2023年3月,她对着自己数十万观众宣称,要“以整个职业声誉作担保”,坚称布丽吉特出生时是男性。
![]()
如此看来,为了博眼球,有些人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
2024年7月,马克龙夫妇忍无可忍,以诽谤罪对欧文斯提起了诉讼,誓言要证明布丽吉特“现在是、且一直是女性”。
让人没想到的是,欧文斯不仅不收敛,还反过来要求布丽吉特接受独立医生的医学检查,还要调取她的病历。
她的律师更是坚称,依据言论自由相关法律,欧文斯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
![]()
言论自由也得有底线,不能凭着一张嘴就随意诋毁别人的名誉吧。
为了彻底平息这些没完没了的谣言,布丽吉特目前已经计划接受基因检测,用科学的方式证实自己的女性生物学身份。
这一步其实挺让人唏嘘的,一位第一夫人,竟然要靠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性别,可见这些谣言对她的影响有多深。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高蒙电影公司也关注到了布丽吉特的人生经历,计划制作一部6集的剧集,剧名定为
![]()
布丽吉特:一位自由的女性
或许这部剧集,能让更多人看到她真实的一面,而不是被谣言包裹的虚假形象。
毫无疑问,税务信息被篡改只是一个缩影,布丽吉特这三年来的维权之路,本质上是一场对谣言的反抗。
公众人物虽然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也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言论自由从来都不是造谣的借口,社交媒体也不该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
![]()
布丽吉特的坚持其实挺让人佩服的,她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或者舆论压力就选择妥协,而是一次次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至于基因检测的最终结果,相信会给所有谣言一个明确的答复。
而这场持续三年的风波,也该让大家反思一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辨别真相与谎言,又该如何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