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作为其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可否认,传统的中成药行业在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时,面临着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相对滞后、现代循证证据体系尚需完善。这些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步伐与用户体验。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数智化正在成为驱动中成药行业创新升级、更好地服务用户的关键引擎。
首先,数智化正在为行业“精准化”与“标准化”注入新动能。从田间地头的药材种植,到工厂车间的生产制造,数智技术贯穿全过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气候,利用图像识别进行药材真伪优劣的智能鉴别,确保了原料的“道地”与可控。在生产环节,引入智能制造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对提取、浓缩、干燥、制剂全过程的精准控制与优化,极大提升了工艺的稳定性与产品的均一性,让每一批、每一粒中成药都拥有更高的品质保障。这为解决“标准化不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其次,数智化正在重塑“便捷化”与“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体验。过去,用户与中成药的联系往往止步于购买行为。如今,借助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以及AI健康助手,我们可以构建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通过APP或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体质辨识、用药提醒、康复指导、健康资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匹配更精准的中成药产品与健康方案,实现从“千人一方”到“千人千面”的转变。这不仅解决了“服务滞后”的问题,更将中成药从单一的治疗产品,拓展为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健康解决方案。
再者,数智化正在为中医药的“科学化”与“国际化”构建新证据体系。真实世界研究、人工智能辅助的数据挖掘,能够从海量的临床数据和古籍文献中,发现中成药的有效规律、优化临床方案,并探索其新的适应症。这为构建符合现代科学规范、能够被国际医学界理解和接受的循证证据体系提供了强大工具,有力回应了关于“证据缺乏”的关切,增强了中成药的科学内涵与市场信誉。
展望未来,中成药行业的持续发展,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经验的积累,更在于数智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知识的深度融合。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用户健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生态体系——
推动数据融合与知识共享。打破数据孤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临床数据、用户健康数据,利用AI技术挖掘其中蕴藏的价值,反哺研发与服务。
强化跨界协同创新。鼓励中医药机构、科研院所与互联网科技企业、数据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中医药特点的数智化工具与平台。
完善标准与法规环境。加快制定中成药数智化研发、生产、服务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为创新保驾护航。
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所有的技术创新最终都要服务于人的健康。要关注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特别是老年群体,设计更友好、更易用的数智化产品与服务,跨越“数字鸿沟”。
数智时代的浪潮奔涌而至,这是中成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以坚守的精神传承精华,共同推动中成药行业在数智化的新航道上破浪前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便捷、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让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字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