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这件事刷屏了?是的,但其实没必要太关注“预计通车时间”。
PART 01
宁扬城际延期至2030年开通?
10月24日,仪征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
![]()
南京至仪征线(含扬州延伸线)市域(郊)铁路一期工程在我市设站点4座,分别为万年路站、工农路站、天宁大道站、开发区站,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含过江段)。
一方面,网络问政已经日益成为普通民众了解各重大项目进展的窗口,畅通的渠道沟通确实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问政得来的进度信息相对抽象,同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要对此太过入戏!
PART 02
宁扬城际到底什么情况
如何形容现在的宁扬城际呢?可以说是“太太口服液”,让人心服口服!
第一:从获批到开工,时间间隔太长!
![]()
2012年,宁仪城际和宁句城际同时在《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2—2020年)》中获批。
2013年,宁仪城际延伸到扬州,坊间改称宁仪扬城际。
2021年12月28日,线路正式开工。
从获批到开工,中间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延期”既视感。
第二,从开工仪式到实质性开工,间隔太久。
![]()
2021年12月开工仪式之后,宁扬城际才开始走各种流程,比如初步设计、涉江勘测等。
直到2023年6月以后,扬州段和南京段才开始实质性动工。从2021年到2023年期间,很多人以为已经在施工。其实却没有,给人一种“延期”的错觉。
第三,过江段和南北两岸进度差距太大。
不管是开工仪式还是实质性动工,宁扬城际过江段至今没有开工,给人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
结合此前初步设计给出的过江段工期是54个月,也就是4.5年;土建施工招标中提到的工期1281天(约3年半)。官方回复说的2030年可能就是通过这些时间推算出来的,而不是实际进度。
这可能也是仪征回复网友的时候,主要参考的因素吧!过江段的不确定性,也给人一种“延期”的不确定感。
第四,站名确定和开通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
![]()
2024年6月,宁扬城际刚实质性开工不久,就开始确认站名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站点没有开工。换句话说就是,现在还没全线开工,站名就确定了
这就导致部分站点工程名称还没开始用或者才刚挂上去,就要启用运营名称了。加上工程名和运营名还存在空间上的错位,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延时感。
第五,南京和扬州态度和行动上的反转和落差太大。
![]()
在宁扬城际开工之前,扬州一直在争取独立批复辖区内地铁,所以没那么积极。
线路开工后,眼看着已经追不上地铁审批标准的扬州,动作上明显比南京快一些。
很多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甚至对“扬州段领先南京段”的现状不敢相信,还以为开通日子遥遥无期。
综合以上各种反差和撕裂,大家对宁扬城际延期应该有预期才对,没必要太关注这一点。通车时间的快与慢,取决于过江段和南京段拆迁。
PART 03
关于宁扬城际
南京至仪征线(含扬州延伸线)市域(郊)铁路一期工程(不含过江段)起自南京地铁4号线仙林湖站(含),经南京市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仪征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邗江区,止于扬州西站(含),路线全长约53.75公里(不含过江段),其中南京段长约23.36公里、扬州段长约30.39公里。
![]()
全线设置车站16座,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8座。
此前的环评资料显示,宁扬城际全日开行列车初期126对、近期182对、远期212对,采用大站快车列车与站站停列车两种开行方案。
快慢车指的是大站快车和“站站乐”两种开行方案,大站快车仅停靠龙潭站、工农路站和汊河站等3个车站,全线单程运行时间为34分钟;“站站乐”的全程运行时间为45分钟。
![]()
大小交路指的是大交路(仙林湖站至扬州西站)与小交路(仙林湖站至仪征开发区站)两个交路方案。
工程采用市域A型车,车辆编组为初期4辆、近期4/6辆混行、远期6辆编组,最高设计时速为160km/h。
建成投用后,仪征乃至扬州和南京之间的联系将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其在加速宁镇扬一体化进程、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方面,也将体现出关键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