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专家夏普发出预测:敌人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突破,但波克罗夫斯克的局势危急。
![]()
由于俄罗斯占领军形成的半包围圈不断收紧,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正面临极其严峻的危险。如果乌克兰国防军未能找到更多后备力量或其他稳定局势的办法,那么放弃该地区的防御或许将成定局。敌方仍将这一方向,以及康斯坦丁尼夫卡方向作为优先目标,而其他方向则处于次要地位。
敌人的战术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何他们能在之前久攻不下的地方,突破乌克兰的防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凭借兵力优势所采取的持续施压战术。也正因如此,占领者才能向库皮扬斯克方向推进。不过,在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发动的突破尝试也表明,俄军占领部队在后备力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远非总能发动足够成功的进攻行动。
以色列军事观察员夏普在接受乌媒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问:从作战地图上可以看出,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地区正逐渐形成包围圈。在乌克兰东部前线的其他地段,也出现了类似的半包围态势。此外,可以注意到,近几日,敌人的推进速度有所加快。您认为这与什么有关?您是否认为,如今占领军实际上已在自身能力的极限下作战?
答:我不确定,他们是否已达到作战能力的极限,但这两年来,他们作战的方式大致相同——我指的是整体作战方式。他们并非投入大量兵力,以实现快速或深度的突破,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通常,他们没有能够一次性投入的大规模兵力,而且他们也不太擅长这样做。不过,通过逐步积累后备力量,以及持续招募合同兵,他们得以凭借兵力优势、一定的火力优势和战术优势持续施压。
他们的战术是寻找薄弱环节,并在特定地段施加压力。一旦找到薄弱点,就会实施包围和推进,以期在该地段取得相对较快的进展。我们在阿夫迪耶夫卡、奥切列季涅附近的被突破以及武赫莱达尔的占领中,都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武赫莱达尔周围的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他们成功占领了该地并继续推进,因为武赫莱达尔的防御并未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在我看来,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变化。只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总体战略依然如故。一年前,我们就曾指出波克罗夫斯克面临的危险,但如今这种缓慢的推进,已使该城市不仅处于危险之中,而是处于极其严峻的危急之中。
所以,要么乌克兰指挥部通过动用新的后备力量,或采取一些新颖且有效的手段,来改变波克罗夫斯克地区的局势,扭转俄军日益包围,并收紧对该城市半包围圈的趋势;要么局势将变得绝对危急,届时防御将变得毫无意义且会造成重大损失。
![]()
这是波克罗夫斯克地区长期施压的结果。当然,还有其他例子,但总体而言,我并未看到俄军发生任何重大变化。是的,他们存在兵员问题,人手并不充足,但他们找到了一条保持主动性的道路。有时,在某些地方长时间内,实际上并未取得领土上的进展,但随着时间推移,累积的压力开始产生效果。这就是我们在库皮扬斯克所看到的情况。这也是另一个例子,在长时间持续施压后,如今在长期成功防御之后,该城市面临的占领威胁已变得极为明显。
问:据我理解,敌人的总兵力实际上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我们看到我国北部的战线实际上已陷入停滞。因此,敌人只是在前线的某些地段上重点发力。是这样吗?
答:可能是这样。实际上,要了解整体部队数量是否增加,需要掌握情报信息。盲目依赖公开信息来源是不正确的。不过,有一个公开的信息来源,那就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将军,他曾多次提及俄军部队的数量。不过,他所说的具体标准并不完全清楚。
他谈到了在乌克兰的部队数量,但这其中既包括非战斗部队,也包括负责边境控制的部队。不过,他所提供数字的意义在于,部队数量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增长幅度不大,但在激烈的战斗和严重的损失背景下,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假设这是正确的。因此,部队数量大致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这意味着补充人员超过了损失人员,这使得他们能够以现有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进攻。但这并不是兵力过剩,远非如此。特别是从Z-战士军团(Z-warrior corps)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有时也会将一些不合格的人员投入战斗。也就是说,他们也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
乌克兰方面也缺乏兵力,步兵同样不足。此外,还需考虑到乌克兰自身存在的不足。假设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兵力短缺情况都在加剧,但如果俄罗斯兵力短缺加剧的速度稍慢一些,那么双方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
俄罗斯人或许想在各处发动进攻,但能感觉到其各部队情况不同。显然,存在一个总体计划,但每个部队都在执行自己的任务,有时这并非总体的作战方向。例如,扎波罗热方向奥里霍韦地区的一个部队,根据自身兵力情况主动发起进攻,但其兵力有限。最终就有了主次之分。
显然,俄罗斯在苏梅州的行动起初具有辅助性质,比如在库尔斯克之后,俄罗斯人入侵苏梅州,以分散乌克兰的兵力,或许还想占领一些领土。然而,后来我们看到,主要兵力还是投向了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康斯坦丁诺夫卡等地,无法同时兼顾所有战线。
例如,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部分阻止了多布罗皮利亚附近的突破行动。从理论上讲,这次突破潜力巨大,他们实际上以少量兵力推进得很深。如果他们有预备队,就可以投入战斗,给乌克兰指挥部带来难以言喻的麻烦。但他们显然兵力不足。这里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们没有意识到手中可能掌握的局势,但我很难相信这一点;要么他们确实兵力不足,因客观原因未能利用这个机会。
![]()
因此,俄罗斯也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关键是要让这些问题增多,相反,要让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问题平衡开始向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转变。
问: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打击已成常态。最近的例子,是对梁赞炼油厂的攻击。我们看到,这对侵略国造成了沉重打击,但这些打击与占领军的军事行动有何直接关联,是否存在直接联系?
答:如果你指的是前线局势,我认为没有直接联系,因为我们没有听说俄罗斯军队缺乏燃料。只有在俄罗斯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间接联系。我现在说的不是媒体报道的情况,即部分俄罗斯人感受到了燃料供应紧张。但即便如此,我也没听说俄罗斯的车辆因燃料耗尽而停驶,俄罗斯人无法出行。甚至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因此,不存在坦克无法行驶或行驶里程减少的情况。因此,只有当俄罗斯国家收入急剧下降或损失巨大时,才会出现问题。俄罗斯有预算收入,部分用于前线。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具体数字。
我们知道炼油厂受到直接破坏,有时会停止燃料加工一段时间,但可能出现燃料产量减少,但售价提高的情况,利润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或者,如果无法加工石油,就将其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同样能赚更多钱。
要让军队受到影响,需要达到完全不同的规模。问题在于俄罗斯国家的收入受到了多大影响,总体损失如何。显然,存在损失,但损失有多大?我没有这些数字。
目前存在汽油短缺的迹象,也有媒体渲染、转移资源的情况,但这是否能用金钱衡量,我不得而知。
如果我们不谈达成某种协议,迫使俄罗斯停止打击的方法就是加大对俄罗斯类似目标的打击力度,以及对已经受到打击的目标继续打击,以表明得不偿失,即相互威慑。
或者第二种方式是相互对等报复,即让对手遭受非常重大的损失。乌克兰人曾威胁俄罗斯,提到过停电,提到过可能对莫斯科发动打击,让官员们不得不躲在防空洞里。还展示了新型弹药,特别是“火焰”导弹。据说这些导弹正在大量生产。
从军事角度来看,现在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了,因为俄罗斯的打击给乌克兰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战略损害。它们不仅造成不安和不便,还存在威慑因素。如果乌克兰也有这个因素,那么表明立场将非常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