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湾的黄土地,从不曾被人深挖过什么史诗。漫步到村头,田里人背着锄头,汗珠挂着泥,偶尔远处的孩子放声追逐。谁会觉得,老人黄昏下的长廊,藏着千年前大漠里的骑兵血脉?外人路过的时候,想着这里不过是四川普普通通的乡镇吧。没人多想,这一片庄稼地底下,埋了元朝贵胄的过往。
![]()
翻开史书,元末的天就快塌下来一样。朱元璋的红巾军推翻了几百年江山,黄金家族四散如飞鸟,也有人说他们早就该收手了?可谁肯真正丢下祖宗的荣光呢。南平王铁木健,名声在蒙古人圈里响当当,放在今天,差不多也算个企业家了。元都乱成一锅粥,朝里的亲信死了不少,你留在那儿,要不被砍,要不等着咬自己的兄弟。铁木健他,嫌命不长。
他带着子女,还有女婿,十几个人。若是一股脑全家搬家,路上能不被人盯上?分批走,有人先,有人后来,就像老鹰撒窝,还不知哪根羽毛最后落哪。逃亡不是为了什么志向,活命才是第一。其实,贵族也跟普通人差多少?
![]()
到了四川泸州凤锦桥,要分别的时刻到了。分手场景有点戏剧化,长子提议念诗,每人一句。其实也闹不清是不是临时想出来的主意,但这样一来,分开的人各留一句暗号,千年后的重逢就靠这句诗。写诗那会儿没想那么多,有人疼得掉泪,有人心里早想好了下落。诗留在耳边,人在风里走了没回头。有没有想过再相见?可能大家都自己骗自己,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拆开,又能去哪?
各自散开,还有的去了犍为县。改姓余?听起来像顺口溜,什么“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反正只要能活谁还管你姓什么。你要说他们就此绝望,也不见得。其实他们早就想好了,命在,小名不值钱。藏在这里,今后谁晓得王孙贵胄,谁答理你年少时呼风唤雨。时间久了,族谱黄了,楼也塌了。这里成了他们的窝。有人说,他们这是认命。其实还真说不定。
![]()
余氏子孙的日子平平淡淡。一家一户过着自己的日子,该种地种地,该打柴打柴。历史长河对普通人太无情了。元灭了,清又来了,民国再闹腾,到最后只剩下庄稼汉在地里摸爬滚打。或许旁人不知道他们来龙去脉,只有自己家夜里点灯时偶尔翻一翻旧家谱,才会想起祖宗那些年。
时间忽然快了,1980年代,事情起了点波澜。余家湾的余海奎,今年七十多岁,也就是常说的老人家。他突然想起家里还有段没解释清楚的身世。翻箱倒柜,东拼西凑。不知是哪根筋动了,竟然翻出了一本残破族谱。其实族谱上的字也遮不住多少蛛丝马迹,但人终究是要有个念想。他边翻边掉眼泪。眼泪为什么流?一半是为祖宗,一半是为自己这一辈子的漂泊吧。
![]()
余元富是余海奎的侄子,这人有点固执。三十几年,一屁股债,他逮住了家族历史的骨头不撒手,到贵州、内蒙,哪怕拿着个放大镜去找线索也认。他想把全家人的命根子找出来。不是所有人理解他做的事,有的人看他傻。可族谱还是一点点补了起来。人总要有件事,哪怕这事最后什么也没有。
今年再开家族大会,人多起来。穿着蒙古族服饰出来作揖、跳舞,大人小孩吹拉弹唱。有人觉得这是认祖归宗,有人说这不过是图个热闹。其实两样都有。成吉思汗的后代,流着的血到底还在乎那点儿身份吗?
![]()
不过有意思的是,余家后人没完全认定自己的高贵,有时反倒灰头土脸。农忙时候该下地就下地,衣服上溅上牛粪也不喊贵。赶集途中过桥,遇见邻村的姑娘,还说自己的祖上早就没什么用处了。你说他们在历史面前会自卑?其实大多数时候根本没空琢磨这些。可一到节庆又会摆出旗帜,说自己姓余但祖宗蒙古人。
再怎么说,有一点不假。每一次家族团聚,余家湾就像回到了草原。诗歌、族谱、故事,老人孩子围着讲。四邻八舍的老街坊还会不耐烦,说这帮子人又开始鼓捣神神叨叨的老事。但余家湾村的人自己明白,血是冷不了的。明天会怎样谁能说清,也许再过一百年又没了谱。
![]()
**铁木健的故事,到底算是勇士,还是逃兵?要说逃跑,他是逃了;要说留下血性,他也的确咬紧牙关。世事本就这样,谁不是胆怯着过一天又一天?**
还有一些关于后人的污点悄悄传开,有人说铁木健的子孙早已不存,有的说族谱是假,更多的人根本不信。可余元富坚持着,找来的也不全是亲戚,只要对上了诗句,认了就亲也行。你说这样是不是太随意?世间亲情谁又能章法。前后矛盾的地方,一时说是黄金家族,一时又说就是庄稼汉,问十次回答十次都不太一样。有人不信,偏有人要信。
![]()
说到底,也无非是一家人在四川一隅把残破的家国故事收了起来。你问要为历史提供什么参考?其实也没什么可借的。**有些东西注定是自己的**。故事讲到最后,连主角都变得模糊了——铁木健的后裔,今日是姓余的老爷爷,明天可能又是村头小孩子。名字都换了五代六代,谁还认旧王朝那一套?
村头的种田人、老人和孩子,他们只在节日拼凑回过去。阳光落在村道上,几声牛铃,然后又一切归于平常。偶尔有人谈起这事,就像闲聊别人家八卦,一笑了之。来年又种麦,家里还是余氏。成吉思汗的铁骑也好,凤锦桥的诗句也好,现在也只是故事罢了。只是,这一段往事,没那么容易散。
![]()
**文献出处:《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8期,《四川历史名人故事》、新华社历史档案2022年专辑截图、公号“地方史札记”2024年4月24日整理,泸州市余家湾村地方志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