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3日的北京JW万豪,HIFIMAN海菲曼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顺利召开。当秋阳把金色洒进落地窗,海菲曼却用声音把光线揉成了波纹。随着HIFIMAN创始人边仿博士掀开那块深灰绒布,全场最先被“剪断”的不是丝带,而是人们脑海里关于“无线=降质”的最后一丝顾虑。
![]()
全球第一款旗舰级头戴式Wi-Fi耳机:HE1000 Wi-Fi
HE1000 Wi-Fi——全球第一副旗舰级头戴Wi-Fi耳机——像一位卸去铠甲的骑士,把曾经必须捆绑台式机的“两条辫子”潇洒留在后台。它把喜马拉雅Mini DAC直接藏进耳杯,让PCM 768kHz、DSD512这些原本只属于台式系统的数据流,通过低功耗Wi-Fi在空气中完成最后两厘米的跳跃。纳米振膜薄得仍能在灯光下透出虹彩,却承载住8Hz的暗涌与65kHz的晨曦;隐形磁体与增强磁体交错排布,既保住灵敏度,又把整副耳机压到452g——比一瓶矿泉水还轻。七小时Wi-Fi续航看似不长,却足够让贝多芬的“大赋格”反复四次,而每一次弦乐升起时,空气里那种被高频“点亮”的微尘,都在证明无线也能有“松香味”。
![]()
专业音乐人的上佳之选:Arya Wi-Fi
如果HE1000 Wi-Fi是骑士,Arya Wi-Fi就是那位放下佩剑、走进人群的王储。9999元的定价像一道故意留出的城门,让“万元以内”不再只是消费级耳机的护城河。技术血统被完整保留:同样的喜马拉雅Mini DAC,同样的隐形磁体阵列,只是把频响上限温柔地收在55kHz,像把剑尖收入鞘中,却仍旧能在《鼓诗》里打出拳拳到肉的低频。它用同一副452g的体重告诉第一次踏进HiFi客厅的消费者:高端与亲民可以同秤而称。
![]()
声学大成之作:Wi-Fi高清流媒体音箱Shangri-La Tower(香格里拉之塔)
当耳机里的空气仍在震颤,舞台另一侧的“香格里拉之塔”已经让空气本身成为乐器。两米零四的身高、216公斤的体重,让它看上去更像一座小型音乐厅而非音箱。海菲曼把Wi-Fi流媒体、DSP、四颗喜马拉雅Pro R2R DAC以及三分频结构统统塞进这座“塔”,却坚持“绝不为造型而造型”——箱体每一条棱角都服务于声音,而非摄影机的构图。平板纳米振膜组成的高频矩阵把指向性压到极低,皇帝位从“一张沙发”扩散成“整个客厅”;双十二寸低音单元用数百瓦的功率把32Hz的次声波拍在听众的胸口,心脏比耳朵更早“听见”低频。
![]()
60万元的定价不是炫耀,而是把“家用”与“Hi-end”之间的围墙直接拆除——插上电,连上手机,就能让客厅瞬间升格为私人音乐厅。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车载音响Shangri-La Car Audio
故事至此并未散场。研发“香格里拉之塔”的余料被一群“耐不住寂寞”的工程师搬进了车库,于是有了Shangri-La Car Audio——只用八只喇叭就拿下EMMA台湾赛区亚军的世界最“不务正业”副产品。4分频结构里,那只平板纳米高音被塞进A柱,依旧保持低指向特性,让驾驶位与副驾同时坠入同一层高频泛音;车载流媒体与喜马拉雅DAC让百万级豪车的音响预算被拦腰截断至5万元。海菲曼借此悄悄把“轮子”也纳入声学版图——当旅途向前延伸,我的车厢就是一座移动的小“香格里拉”。
![]()
后记
从台式系统到客厅,从客厅到车载,海菲曼用Wi-Fi这根看不见的线,把原本分散在高端、小众、专业领域的声学节点串成一张面向大众的声网。发布会尾声,边仿博士把话筒轻轻推向观众:“技术的价值边界正在扩展,我们只想做那个不断把边界推远的人。”话音落下,后台响起《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Wi-Fi信号把每一颗音符准时送进记者右耳的HE1000 Wi-Fi——那一刻,月光不需要线,也能照进我们的耳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