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我刷短视频,看到评论区那句话,心里特别扎:“以前人的穷,是兜里没钱;现在人的穷,是欠了一屁股债。”
这话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
以前穷人没房没车,但也没贷款;现在的人,表面上穿得体面、住着商品房,背地里每个月都在被房贷、车贷、教育贷掏空。
穷的不是口袋,是整个人生。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个新闻:深圳一对夫妻,为了供房双双抑郁,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评论区全是“我理解”“太真实了”。
有人说他们太脆弱,可我不这么觉得。你试试每个月一睁眼就欠银行一万多的感觉,那种喘不过气的压迫感,真不是没经历过的人能懂的。
我有个同事小李,90后,三年前在广州买房。那时候大家都在说“再不买就更买不起了”,他一咬牙,跟家里借、跟亲戚借,凑了首付。
结果这两年房价一跌,他那套房直接亏了六七十万。
我问他:“你现在还房贷还得过来吗?”
他说:“能咋办?硬扛呗。每个月发工资先还银行,然后算算还剩多少,最后发现钱全是别人的。”
我笑笑:“你这话真形象。”
他说:“我现在的目标很简单——能不失业就谢天谢地了。”
听完这话,我心里一阵发酸。以前我们都以为买房是安稳的开始,现在才知道,很多人的噩梦就是从签下合同那一刻开始的。
你去看看网上的视频,评论区一抓一大把的同样故事:
有人因为房子跌价不敢卖;
有人断供被起诉;
有人背着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贷,每天焦虑到失眠。
有个博主说得特别直白:“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穷得连崩溃都得挑个便宜的地方。”
底下点赞十几万。
以前穷人没钱还可以笑笑、还能吃碗面、喝点小酒。
现在的人穷得太有负担了,哪怕一口米都得算着吃,还得笑着假装一切都好。
我朋友阿强前几天跟我说:“你知道吗?我现在都不敢看房产App了,越看越心痛。”
他那套房2020年买的,当时每平两万七,现在才卖两万出头。
他算给我听:“亏了差不多八十多万,利息还没算。”
我说:“那你打算卖吗?”
他苦笑:“卖?卖了我还得补银行的钱。留着吧,反正也卖不动。”
说完他点了根烟,沉默半天。
“以前我爸妈穷,没房也没负债。我们这代人,好不容易有了房,却被债压得喘不过气。”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讽刺。
这十几年,多少人拼命想“上车”,以为房子就是安全感。
结果现在才发现,这辆车是往下掉的。
其实也不能全怪个人。
这几年疫情、裁员、公司倒闭,一茬接一茬。
收入没涨,开支还在涨。
油价涨、学费涨、菜价涨,连一瓶牛奶都贵得离谱。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这日子,到底啥时候能轻松点?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评论,说现在的中国人过得像“月光侠”:
月初信心满满,月中焦虑暴涨,月末心态崩溃。
我看着那句话,只想笑。
但那笑,是苦的。
还有一个视频我印象特别深。
一个中年男人坐在楼下抽烟,旁边放着电动车。
他说:“我年轻时以为买房就能有安全感,现在才明白,安全感是还得起贷款的时候才有的。”
弹幕里全是“懂”“心有戚戚焉”“活得太累了”。
是啊,现在大家都懂。
我们不怕穷,怕的是一辈子都在给银行打工。
怕的是明明努力了,却永远追不上账单。
前几天,我妈还劝我说:“你们年轻人就是压力太大,当年我们没房子照样过得挺好。”
我苦笑了一下:“那时候的穷,是口袋里空;现在的穷,是银行卡都透支了。”
她听完也沉默了。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不是怕穷,而是怕“欠”。
欠银行、欠亲戚、欠未来。
以前的穷是一无所有,现在的穷是欠了一身债,还得假装自己过得不错。
有时候我真想问一句:
当我们拼命想抓住所谓的“幸福生活”时,是不是已经被幸福反噬了?
买房、买车、贷款、月供……
我们像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跑,谁敢停下来,谁就被生活碾碎。
你说穷不可怕吗?
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在努力奔向未来,结果跑着跑着才发现——
脚下踩着的,其实是一张永远填不满的账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