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0月27日报道: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好房子与宜居城市”主题会议10月26日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行。本次会议以“新动能、新技术、新治理”为主题,深度聚焦住房公平与城市宜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府、高校、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众多领导、专家和嘉宾齐聚一堂,共享全球城市发展的智慧与前沿实践。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多方力量共绘优居蓝图
上海正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通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整社区建设以及滨水岸线开放,致力于建成“千座公园”,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设计创新、科技赋能,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旨在实现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时代跨越。
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古邦市市长黄国吉分享了岛屿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家园的宝贵经验。他强调“好房子”应具备弹性、气候适应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并呼吁全球城市结合技术与当地传统智慧,共同构建强大的社区。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石垣和子在致词中指出,亚太地区仍有5亿人居住在条件恶劣的住房中,强调住房公平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柱。她介绍了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战略计划将聚焦负担得起的好房子,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转型,并赞扬上海在公平、可及、绿色低碳住房方面的探索,期待会议激发更多创意和伙伴关系。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中建八局华东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齐朋、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等主办方代表也分别致辞,从学术支撑、全产业链服务和新质生产力等角度,阐述了各自在助力“好房子”和“宜居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与承诺。
会上,《“好房子”技术体系典型案例白皮书》和《建筑能碳双控设计解决方案》正式发布。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宣布成立城市更新事业部,深度参与上海城市更新技术中心建设,标志着城市发展正迈向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导向的新阶段。
新技术赋能新动能,跨界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的主旨演讲和成果发布环节,集中展示了驱动“好房子”和“宜居城市”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为宏作了题为“新型材料助力碳中和”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建筑业实现低碳转型必须依靠材料创新。朱院士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光致变色玻璃,能够根据光线自动调节透光率,实现空调能耗减少30%以上,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多个项目。此外,团队在石墨烯绝热不燃板上的突破,可将建筑保温效果提升50%并具备防火功能,这些新型材料不仅有力助推碳中和目标,更提升了“好房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院长王磊的报告“聚链成林 创变未来”,强调通过产业链协同和设计管理创新,整合资源形成生态闭环,推动住宅品质升级,助力中国建造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汪孝安的“兼容并蓄的都市生态”报告,则将“好房子”置于完整社区与有机更新的大局中,探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平衡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并通过系统集成绿色低碳技术,打造健康的社区环境。
![]()
在创新成果发布推介环节,一系列重磅成果集中亮相,涵盖了政策标准、前沿技术、智能建造和设计对策等多个维度。其中,政策标准类(如《上海市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更新的工作指引》《上海市完整社区建设指引(试行)》《绿色设计国际标准》视频)、前沿技术类(如《新型光致变色玻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视频)、智能建造类(如《天蝉好房子智能建造体系》《新型二氧化碳地层冻结技术及装备研发成果》视频)等。
![]()
会上,华东理工大学、中建八局和华建集团还签署产学研协议中,这标志着校企合作、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深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