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法国首都巴黎,一项原本看似寻常的民事判决正悄然酝酿着对全球企业传播方式的深远影响。
2:2025 年10 月 23 日,当地一家民事法院裁定,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集团)在其官网及公开宣传资料中使用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引领能源转型进程”等表述,构成具有欺骗性质的市场行为。
3:法庭明确要求该公司立即撤除相关声明,并须在裁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于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公示判决内容,否则将承担每日10000欧元的经济处罚。
4:此外,被告还需向发起诉讼的三家环保非政府组织各支付8000欧元赔偿金,并额外承担总计15000欧元的司法程序费用。
![]()
5:此案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在于这是法国首次将反“漂绿”法律条款切实应用于传统化石能源企业。
6:纵观欧洲过往判例,类似监管行动多集中于航空运输或日常消费品领域,而针对大型能源企业的此类执法尚属首例。
7:该裁决传递出清晰信号:若企业在持续宣扬“绿色变革”“净零未来”的同时,主营业务仍严重依赖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其言论极可能招致法律层面的审视与追责。
8:长期以来,诸多跨国公司借助“零排放愿景”“清洁能源先锋”等话语重塑公众形象,吸引资本青睐和社会支持;但一旦这些承诺与其实际运营轨迹严重偏离,便可能陷入声誉受损、合规受挫与财务承压的多重危机。
9:以TotalEnergies为例,尽管其已布局一定规模的风能与太阳能项目,但营收核心依然来自化石燃料勘探与销售,这种表面环保、实质延续高碳模式的双重路径已被司法系统正式质疑。
![]()
10:从口号到实践:绿色愿景与真实路径之间的鸿沟正引发深刻反思
11:一句话即可概括本质——关键不在于是否宣称转型,而在于是否真正执行了根本性变革。
12: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原告方指出,TotalEnergies所推广的“2050碳中和目标”“能源转型关键推动者”等措辞虽富有感染力,但其同期却在扩大油气投资版图,推进多个液化天然气项目,并将天然气定位为长期“过渡能源”加以推广。
13:法院重点审查了该公司自2021年品牌升级并更名为TotalEnergies以来发布的近40项对外沟通材料,涵盖官网文案、广告视频、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等面向消费者的传播渠道。
![]()
14:
![]()
1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法院认定“碳中和”“转型主力”等用语存在误导风险,但并未支持环保组织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相关信息的所有指控,理由是部分陈述属于技术性披露范畴,而非直接商业促销。
16:这表明,在法律界定上,“宣传性语言”与“事实说明”之间仍存在一定解释空间和技术边界。
17:从观察视角来看,这一差异揭示了一个深层现实:当企业涉足可持续发展议题时,监管机构与公众更关注最终成果,而非口头承诺。
18:即便某家企业已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所投入,只要其同步大幅扩张化石能源产能,其环保宣导就容易被解读为掩盖主业污染性的“形象工程”。
![]()
19:在全球环境法规日趋严格、资本市场愈发重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绩效指标的背景下,此类言行不一的现象或将触发更多司法挑战与投资者问责。
20:进一步而言,这项判决也为其他石化及能源类企业敲响警钟。
21: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围绕“漂绿”行为的诉讼案件正在迅速增多。企业若仅以“绿色标签”修饰传统高碳业务,却无法提供经得起验证的进展证据,其品牌公信力与法律合规状态都将面临持续上升的风险。
22:TotalEnergies案很可能成为推动企业绿色传播从“说得好听”转向“做得真实”的重要转折点。
![]()
23: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一案例提醒我们:企业发布的环保宣言不应被视为单纯的广告信息,而应成为公众追问其实际行动与数据支撑的起点。
24:对于政策制定者与金融投资者来说,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评估标准不仅包含盈利能力,还需深入考察企业的能源转型路径是否具备逻辑一致性与第三方可验证性。
25:归根结底,真正的绿色发展并非修辞游戏,而是一场触及产业结构、商业模式与资源配置的实质性革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