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L-MOCA研究最终mOS达51个月
近日,2025年ESMO大会在德国柏林圆满落幕,来自全球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癌症治疗的最新突破与临床转化实践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持续推动肿瘤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其中,L-MOCA研究作为首个主要在亚洲铂敏感复发(PSR)卵巢癌人群中系统评估奥拉帕利单药维持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在今年大会上,进一步公布了其最终总生存期(OS)数据,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显示,全人群的中位OS达51.0个月,其中BRCA突变(BRCAm)患者的中位OS显著延长至64.4个月,BRCA野生型(BRCAwt)患者亦达到40.9个月,不仅再次验证了奥拉帕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坚实疗效基础,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PSR卵巢癌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为卵巢癌治疗格局的优化与慢病化管理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推动前沿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快速转化,医学界肿瘤频道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潘凌亚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田小飞教授,结合近年卵巢癌治疗格局与用药现状,深入解读L-MOCA研究最新成果[1],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卵巢癌综合治疗体系,提供前瞻性视野与实践指导。
从化疗到精准靶向:卵巢癌治疗新纪元中的多元化格局
潘凌亚教授表示,今年ESMO大会的会议宗旨中特别强调在肿瘤治疗上应以肿瘤生物标志物为导向。在会议的LBA研究中,大约30%内容与ADC药物相关,30%与免疫治疗相关,还有10%是PARP抑制剂(PARPi),10%有关化疗,20%是其他新型药物治疗。
![]()
![]()
图1 治疗类型分布
本次大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大方向,一是联合治疗的深化探索,即通过免疫治疗与PARPi、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化疗的协同,试图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提升疗效;二是精准应对铂耐药复发这一临床难点。其中,针对FRx、NaPi2b、Claudin-6等多个靶点的ADC药物进展迅速,同时如小分子GR拮抗剂等新机制药物也为铂耐药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也体现了目前肿瘤治疗的趋势:从针对特定器官或系统的传统治疗,转向以分子标志物为指导的精准治疗。这一转变也显示肿瘤领域正逐步转向基于现代精准医学的治疗方案。
田小飞教授则指出,卵巢癌的治疗格局已实现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的根本性转变。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曾是标准疗法,但患者常因耐药复发面临生存困境。这一局面因PARPi的问世而被打破,其通过“合成致死”机制作用,选择性作用于具有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在有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细胞,不仅改善患者生存结局,更推动卵巢癌治疗进入个体化、精准化管理的新阶段。
随着PARPi的广泛应用,卵巢癌的疗效实现了显著提升,即使在晚期高风险患者中,5年生存率亦已突破40%[2]。与此同时,更多创新疗法的出现不断丰富着卵巢癌的治疗格局:针对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为铂耐药患者带来总生存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MSI-H/dMMR亚型患者提供新的生存机会;此外,针对NTRK融合、RAF/MEK等罕见靶点的药物也逐步应用于临床。卵巢癌治疗正迈入以分子分型为核心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手术、化疗、PARP抑制剂以及多种靶向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或序贯应用,正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综合治疗体系,不断改善患者预后,推动卵巢癌向慢性病化管理目标稳步迈进。
卵巢癌治疗亚洲人群数据更新:L-MOCA研究证实奥拉帕利在PSR OC患者中的OS获益
潘凌亚教授表示,近五年,临床研究的终点选择有所改变。此前,存在仅凭无进展生存期(PFS)的获益即能支持药物上市的情况。然而,近五年OS已成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肿瘤药物获批及获得指南推荐,通常必须同时实现PFS和OS的双重终点获益[3]。今年主席论坛上报告的几项重要研究均展示了PFS与OS的双重获益。
潘凌亚教授进一步表示,L-MOCA是继SOLO-2[4]与OPINION[5]研究后的又一重磅研究,在SOLO-2研究中,奥拉帕利在gBRCAm人群中中位OS可达51.7个月,而在OPINION研究中,奥拉帕利在非BRCAm人群中,中位OS显示为32.7个月。而L-MOCA研究则提供了将PFS获益转化为OS获益的最高等级证据。在2021年ASCO大会上[6]L-MOCA研究,首次公布了相关结果。研究显示,在整体人群中,中位PFS为16.1个月(95% CI,13.3–18.3),6个月和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76.0%和57.1%。进一步分析发现,BRCAm患者的中位PFS为21.2个月(95% CI,16.4–24.9),其中gBRCA突变患者为21.4个月(95% CI,16.5–24.9),而BRCAwt患者的中位PFS为11.0个月(95% CI,8.3–15.8)。
在2025年ESMO大会上,L-MOCA研究进一步公布了最终OS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长达73.4个月的中位随访,全人群的中位OS达51.0个月(95% CI, 42.7–56.1),这彻底解答了“PFS优势能否最终转化为OS获益”这一核心问题,为医生处方奥拉帕利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基石。并且无论BRCA状态如何,患者均能获得显著的OS改善:BRCAm患者中位OS长达64.4个月(95% CI, 49.9–NC),而BRCAwt患者也达到了40.9个月(95% CI, 33.3–51.0)[1],进一步验证了奥拉帕利可为PSR卵巢癌患者带来全人群生存获益。
![]()
图2 最终中位OS
![]()
图3 BRCAm和BRCAwt中位OS
田小飞教授表示,L-MOCA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越前线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患者的生存获益可能越大。研究显示,在既往接受2线化疗的患者中,中位OS达到54.6个月(95%CI, 43.3-67.5),而超过2线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39.5个月。这一结果提示“好药早用”能够显著改善长期生存预后,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时机的选择上提供了明确依据,也再次强调了早期启动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在安全性方面,研究进一步确认了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主要分析中仅为1.3%[1]。这为患者长期接受维持治疗,从而持续获得生存获益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
图4 既往接受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OS
L-MOCA研究以亚洲PSR卵巢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患者比例>90%),其最终OS数据为奥拉帕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持久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PSR卵巢癌全程管理策略中的重要价值。从“全球证据”到“亚洲数据”,奥拉帕利实现了临床价值的再定义,为亚洲患者带来了更可及、更持久的生存希望,也为全球卵巢癌治疗树立了新的区域性标杆。
总结
本届ESMO大会见证了卵巢癌治疗从化疗到精准靶向的深刻变革。针对FRα、NaPi2b等多个靶点的ADC药物免疫疗法及PARPi不断填补治疗空白,共同构建多元化、个体化的卵巢癌治疗新格局。奥拉帕利通过“合成致死”作用机制,从SOLO-1研究和PAOLA-1研究在BRCAm和HRD+患者一线治疗,到SOLO-2研究和OPINION研究在PSR患者的治疗,再到L-MOCA研究在亚洲人群的治疗,相关研究不断深化其对于OS理解,目前在中国已有7年临床应用经验,成为“一线+复发”两大关键维持治疗阶段重要选择。期待未来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能够不断拓展奥拉帕利的治疗边界,优化治疗策略,帮助更多卵巢癌患者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
潘凌亚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
《美国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编委
JCO
》中文版妇科肿瘤专刊编委《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
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八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获得者
专家简介
![]()
田小飞 医学博士
陕西省肿瘤医院
妇瘤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宫颈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宫颈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委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肿瘤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中文版妇科肿瘤专刊编委
参考文献:
[1] Qinglei Gao, et al. Final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of L-MOCA: Olaparib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pts) with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PSR OC). ESMO 2025, 1090P.
[2] CDC.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4).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mxfcrxjb/202404/t20240419_4811638.htm
[3] CDE.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学设计指导原则(试行). 2020.12.31.
[4] Poveda A, et al; SOLO2/ENGOT-Ov21 investigators. Olaparib tablets as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and a BRCA1/2 mutation (SOLO2/ENGOT-Ov21): a final analysi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1 May;22(5):620-631.
[5] Poveda AM, et al. Olaparib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in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without germline BRCA mutations: OPINION Phase IIIb study design. Future Oncol. 2019 Nov;15(32):3651-3663.
[6] Gao QL,et al. L-MOCA:an open-label study of olaparib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in platinum 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J].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e17526).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