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离谱宣传的坑:真实性才是底线
此前西贝的舆情危机,不仅让自身积攒多年的口碑瞬间崩塌,更给各行各业的企业都上了一堂深刻的公关课。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形象的建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摧毁它往往只需要一次不当宣传,任何企业都不能掉以轻心。
![]()
这个陷入争议的品牌,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素材储备,却也尝试了“讲故事”的公关思路,但可惜的是,他们选的方向完全跑偏,一系列脱离现实的宣传内容,不仅没起到挽回形象的作用,反而让公众的反感度持续升级。
这个品牌曾推出过不少让人匪夷所思的宣传故事,这些所谓的“品牌故事”,本质上是忽视了宣传最核心的原则,真实性。
![]()
脱离现实的编造,不仅无法打动消费者,反而会引发抵触情绪,让品牌形象变得虚伪。
一个合格的品牌宣传故事,真实性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第一,内容必须基于客观事实,虚假信息再完美也终会暴露。
就像2021年元气森林因“0糖”宣传争议陷入舆情危机,其产品实际含有的“赤藓糖醇”被质疑并非完全无糖,此前宣称的“0糖0卡”故事被戳穿,最终不仅公开道歉,还投入亿元进行整改,品牌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
第二,即便内容属实,表达也要符合大众认知逻辑,让受众觉得“可信”,社交媒体时代,公众的辨别能力越来越强,过于夸张的表述只会引发反感。
故事绝不是零散素材的堆砌,得有清晰的核心方向和实用目的,它的底层逻辑是媒介风险的前置管理,是为了在危机来临时有合适的内容应对,而不是平时用来讨好管理层的“吹捧文案”。
![]()
铁粉思维的陷阱:别把消费者当“无脑粉丝”
这些离谱的宣传内容之所以能被公开发布,核心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内部宣传逻辑,错误地延伸到了对外传播中。
负责品牌账号运营的基层员工,日常工作多是按流程完成任务,账号平时缺乏广泛关注度,慢慢就变成了内部自我表扬的“阵地”。
品牌管理层或许偏爱这类吹捧式内容,在没有舆情压力的日子里,这些内容就像“情绪安慰剂”,满足了管理层的心理需求。
![]()
但其实,讨好管理层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展示员工的成长、门店的规范化运营、客户的合理好评等,这些真实且稳妥的内容,远比夸张的虚假故事更有价值。
企业之所以执着于用客户故事来“吹捧”,本质是对核心客户的过度重视。
核心客户贡献了企业大部分营业额,这是商业领域的普遍规律,围绕核心客户开展品牌维护和公关工作本无可厚非,但一旦把握不好尺度,就会走向极端。
![]()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全力将核心客户转化为“铁粉”,甚至产生了认知误区:认为频繁购买产品的客户,就一定对品牌“爱得失去理智”,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宣传。
但事实是,无论多么忠诚的客户,其本质还是“消费者”,他们的选择始终基于产品品质和品牌口碑,铁粉变脱粉往往只在一瞬间。
![]()
情绪互联时代:大众舆情能载舟也能覆舟
当下的互联网早已进入“情绪互联”时代,情绪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超任何理性信息。
现在的消费行为中,情绪驱动的占比越来越高,消费者可能因为一句暖心的话选择一个品牌,也可能因为一次不当宣传彻底放弃一个品牌。
![]()
企业着力将核心客户培养成铁粉的行为,在无形中放大了消费者的情绪化特质,而情绪化程度越高的群体,越容易受到舆情的影响。
现在我们常说的“舆情”,早已不是理性的观点交锋,更多是情绪的集中爆发和扩散。
粉丝经济看似能带来稳固的客户群体,实则暗藏极高的风险。
![]()
铁粉的忠诚度确实比普通客户高,但这种忠诚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一旦信任崩塌,就会引发“反噬”,导致品牌彻底崩盘。
某网红服装品牌曾凭借粉丝经济迅速崛起,核心铁粉不仅持续复购,还自发为品牌辩护、拉新。
但2022年该品牌被曝光“用劣质面料冒充高端材质”“售后辱骂客户”等问题后,铁粉集体“倒戈”,不仅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糟糕体验,还整理出品牌的“造假证据链”。
![]()
短短三个月内,品牌店铺关闭过半,从热门品牌沦为无人问津的“小作坊”。
更值得警惕的是,普通大众或许不直接为品牌贡献营业额,但他们的舆论态度,却能直接影响品牌的生存。
8万的婚宴居然吃到预制菜,这事就发生在上海一个挺高档的酒店。
当天新人请客请了43桌,每桌将近九千,按这个档次,婚宴花了三十多万,开局怎么看都很高大上。可结果大家一坐下来,菜一端上桌,气氛就有点不对劲了。
白切鸡切开还带血,海鲜硬邦邦像是钢片,核桃包里面全是凉冰碴,八宝饭的味道就是超市那种成品感,还用不着多说,现场的宾客吃了两口就都停了,饭桌一圈的人有点尴尬。
![]()
就算企业不得不依靠粉丝经济模式发展,也不能忽视普通大众的感受和舆论力量, 真正成熟的品牌,从来不会把消费者当成“无脑粉丝”,而是平等尊重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和感受。
鸿星尔克在2021年河南暴雨中捐款5000万元后,没有刻意炒作“粉丝应该支持国货”,反而多次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面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召回整改,倾听每一位消费者的反馈。
![]()
这种真诚的态度,不仅让核心客户的忠诚度越来越高,也赢得了普通大众的认可,品牌口碑和销量实现持续增长,成为国货品牌的正面典范。
品牌经营就像一场长跑,既要抓住核心客户这个“关键少数”,也要兼顾大众群体的“普遍感受”;既要发挥粉丝经济的优势,也要守住真实性和责任感的底线。
![]()
在情绪互联的时代,没有永远的铁粉,只有永远的信任,企业只有正视舆情风险,用真实的内容、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消费者,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能长久立足的品牌,从来不是靠虚假宣传讨好少数人,而是靠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赢得所有人的认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