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不少关注时事的朋友都在问一个问题:特朗普真的服软了吗?
要知道,就在谈判前,他还摆出要加100%关税的强硬姿态,可谈判桌上,美方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波操作会带来什么影响?
![]()
编辑:倏禹
一场不情愿的让步:特朗普服软的真相
10月26日,中美第五次谈判的第二天,一则消息迅速传开:特朗普之前喊话的100%对华关税,突然不提了!这和他此前“放话多凶啊”的强硬姿态形成了强烈反差,也让很多人看到了缓和的希望!
关税的取消,意味着“中美脱钩”的风险暂时压下去了,这对两国的企业都是好消息,真要是加了税,美国不少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成本得涨一大截,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
美方还透了个风,说中方会“大量”采购美国大豆,这消息一出,美国大豆价格立马跳涨了3%,总算给愁眉苦脸的美国豆农送了份大礼。
更受关注的稀土问题,中方也做出了适度让步,美方透露,中方会放松稀土管制,还会推迟,可能要延后一年执行。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接说了,这次谈判为10月30日的会晤搭了个“非常成功的框架”,双方已经准备好签协议了。
中方这边也透了底,贸易代表说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接下来各自走审批流程,美方谈判时的立场挺硬的!
![]()
中方谈判代表也坦言,美方这次的谈判立场依旧强硬,但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摆得很正,这一点没让步。
除了这两项核心议题,双方还聊了不少具体事,像20%对等关税延长问题、美国对华301调查里的船舶收费问题,都进行了建设性探讨。
![]()
这些议题虽然没出最终结果,但能坐下来聊透,本身就是进展,毕竟涉及的每一个,都关系到两国的生意,还影响着不少行业的饭碗。
好家伙,这感觉不像是我们赢了?没错,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
被稀土卡住的咽喉:美国的最大软肋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好家伙,特朗普为何突然让步?要知道,中方一提稀土管制,美国就慌了神,特朗普当时立马放话要加税,说白了,就是想逼中方让步,但白宫专家看得明白。
真要撕破脸搞100%关税,美国承受不住这个代价,劝了特朗普好几次后,他才转过弯来,当时美国的稀土,80%都得从中国进口。
![]()
而稀土是做半导体、新能源、军工这些关键领域的“工业维生素”,少了它,美国不少高科技产业都得卡壳,这种损失是美国承受不起的!
这步棋,特朗普走得有点急了,没考虑实际情况,这背后藏着什么玄机?说白了,就是被稀土卡住脖子了,急了!
![]()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个人,向来吃硬不吃软,我研究他挺久了,他这次妥协,更多是形势所迫,不是真心想让步。
为啥这么说?因为中方的稀土牌确实戳中了美国的软肋,100%关税本身就是个“双刃剑”,真要是落地实施,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会翻倍,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
这会直接推高美国国内的通胀,本来就没完全稳住的经济,很可能会再次陷入混乱,特朗普心里清楚,经济要是出了问题,对他的政治支持率影响极大。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不是特朗普愿意妥协,是形势逼得他不得不妥协,他嘴上没说“认输”,但取消关税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
更何况,特朗普现在也没闲着,这次访问马来西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跟马来西亚谈稀土合作,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他心里很清楚,只要稀土这个“软肋”还被中方捏着,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就始终处于被动,一旦他搭建起“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后续的博弈肯定还会升级。
![]()
这步棋,高明在哪?就在于他暂时退了一步,为自己争取了时间和空间,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然而,对手正在悄悄磨刀
所以,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恰恰相反,谈判达成初步共识是好事,但绝对不是可以庆祝胜利的时候,这更像是一个新的起点。
![]()
特朗普的性格大家都了解,“反复无常”是出了名的,这次是没办法才让步,回头指不定又会找别的由头施压,毕竟之前中美贸易摩擦里,美方就有过出尔反尔的情况!
达成的共识说变就变,这种先例摆在那,我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更何况,美国一直想在贸易里占主导,这次妥协只是暂时的平衡,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案。
![]()
更重要的是,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分歧还没解决,美方对中国芯片、AI等产业的遏制,从来没真正停止过,这次谈判主要解决的是关税、稀土、大豆这些短期议题。
那些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未来的博弈还会持续,可能是在谈判桌上,也可能是在产业、科技领域。
![]()
我倒觉得,这种不甘心恰恰是需要警惕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特朗普暂时服软,就放松了对关键领域的突破。
历史总是在重复,2018年那会儿,中美第一轮贸易谈判后美方就突然加税了,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
所以,这次谈判的成果值得肯定,特朗普的妥协也是实打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彻底结束了,更像是进入了“阶段性降温”。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真正的底牌,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答案其实很简单,继续在被卡脖子的领域突破,谈判能赢一时,技术和产业实力过硬才能赢长久!
![]()
就像这次稀土牌能起作用,靠的就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扩大到更多领域,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中美第五次谈判的“初步共识”,就是两边各退一步的结果。
美方取消了要命的关税,拿到了大豆订单,中方放松稀土管制,也换来了美方在其他议题上的让步,特朗普的妥协,不是因为他想合作,而是形势逼得他没办法。
![]()
但大家千万别以为贸易战就这么结束了,从特朗普跑去马来西亚找稀土替代,再到美国后来在科技领域的动作能看出来,中美之间的博弈是长期的。
后续咱们得盯着周一出炉的谈判细则,更要记住,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靠别人妥协来的,是靠自己突破卡脖子领域、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换来的,这才是这次谈判给咱们最重要的提醒!
![]()
说到底,外部的最大压力,恰恰是内部最大团结和改革的最强催化剂,每一次外患,往往能激发我们空前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这场博弈,真正的赢,不是在谈判桌上占到多少便宜,而是能借此机会,完成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和战略升级,把“牌局”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谈判桌上的底气,从来都是靠自身实力撑起来的。
![]()
结语
谈判桌上的胜利,有时只是表象;真正的胜利,在于看透表象后,依然选择脚踏实地的清醒。
未来的牌局只会更复杂,焦点将从“贸易战”的明牌,转向“科技战”的暗牌,赢得未来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王牌”变成“底牌”。
你认为,除了稀土,我们还有哪些可以影响牌局的王牌?评论区聊聊。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