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未至,便得知我心之所敬的张兰花老人将举办个人画展,心中顿时漾满期待。记得上次她在人生广场展出百米牡丹长卷,我因俗事缠身,未能亲睹,遗憾萦怀许久。此番定要赴这场艺术之约,一补前憾。
![]()
二十四日清晨,我早早步入展馆。四壁生辉,不是灯光的效果,亦非展馆的豪华,而是画作本身散发出的生命光华。一幅幅写意牡丹富丽雍容,层层花瓣透亮如翼,教人不忍触碰。细腻如丝的笔墨在宣纸上极致舒展,各色牡丹娇艳而不失大方,典雅而不失端庄,国色天香,姹紫嫣红,真可谓“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俨然一场牡丹仙子的盛会。
![]()
尤其令我惊叹的,是那幅以两年心血铸就的百米长卷。它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开时序为主线,花卉树木、虫鱼鸟雀、家禽童趣,活灵活现,次第铺展于眼前,让人顿觉生活美好,烦忧尽忘。写意秋菊清雅中带着倔强,墨色淋漓间尽显铮铮风骨;高洁如诗的兰花,美丽而不张扬,却悄然吸引着每一道目光……
![]()
观者如织,人人在画前驻足、低叹。一片绚烂色彩中,张老师身着绣有竹叶的紫色国风毛衣外套,银发一丝不苟,正含笑为观众讲解。她身影沉静温润,恰似一幅淡雅而有力量的水墨画。
张老师今年八十高龄,退休前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多年。交谈间,我仍能感受到她清晰的言语逻辑与那份教师特有的气质。她说自己六十三岁才正式学画,“一支粉笔教了一辈子书,现在要换支画笔,好好描绘自己的生活了。”
这一画,就是近二十年。她说:“教书是培育花朵,画画是再塑花朵。其实道理相通,都需要耐心,都需要热爱。”即便身体不适,卧床难起,无法动笔,她的思绪仍在纸上“晕染”,在心中勾勒。那一刻我顿悟:那满墙画作,那幅“教子读书良言”,何尝不是她另一种形式的“教书育人”?而这次画展,正是她交出的一份独特“教案”。
望着满室生机盎然的画作,回味她的每一句话,我不禁思忖:是何等力量,让一位退休教师如此执着,将生命的黄昏经营得这般春光烂漫?答案,正是她所说的——热爱。
![]()
这份热爱让她二十年笔墨不辍,锲而不舍。她大量临摹古人法帖,与先贤对话,领悟传统精髓。这不只是在纸上留下丹青,更是在心田播种美与宁静。一花一草,一鸟一鱼,在她心中皆是值得精心呵护的孩子。牡丹的每一片花瓣,都倾注着她细致入微的深情。她沉浸于书画天地,任外界喧嚣,我自恬淡安宁,抱朴守一。
![]()
我们常叹岁月无情,但从张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执着。她未曾选择安逸的晚年,而是提笔迎向全新的艺术生命,以八十高龄仍在成长、在创造。这无疑在启示我们:学习从无年龄的限制,生命的每一章皆可是崭新的开始。只要心怀热爱,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焕发独特的光彩——永远别急着为人生设限,因为我们的潜力,远胜于自己的想象。正如摩西奶奶的经典语录:“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做你喜欢做的事,哪怕你已经八十岁了。”
![]()
恰逢重阳,张老师的画展,正是这个节日最厚重的礼物。一位八十岁的长者,仍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何为“活到老,学到老,美到老”。她用二十年的坚守,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之课,也令我想起塞缪尔·厄尔曼的箴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情感。即便年至耄耋,只要心灵的天线仍愿接收美好、愉悦、乐观与进取的电波,便永远能与青春相伴。”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顾问 :魏新怀 刘虎林 高延平 刘玉东 张湛武
主 编 :刘 亮
副 主 编 :郭 毅 吴生斌
执行主编 :李绥宁
解说编辑 :陈 军
播      读 :王艳荣
图文编辑 :高婷婷
![]()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婷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