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海拔5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脉,寂静的雪域高原上空,顶级户外品牌始祖鸟和著名艺术家蔡国强联手打造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这场仅持续52秒的视觉盛宴,旨在通过艺术形式向自然致敬。
然而,当烟花视频在网上传开,带来的不是一致的赞美,而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随即引发了一场关于商业、艺术与生态责任的全民讨论。这场转瞬即逝的绚烂,究竟触动了公众哪根敏感的神经?它又成功“炸醒”了谁?
![]()
烟花背后
2025年9月19日傍晚,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江孜热龙地区,伴随数声轰鸣,彩色的烟花带沿古老山脊依次绽放,持续了约52秒。活动主办方此前曾表示,他们已做出一系列环保准备,包括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烟花,燃放前转移周边牧民的牲畜等做法。
然而,当烟花的绚丽影像在网络上传开,迎头撞上的却是公众如潮的质疑与批评。许多真正的户外爱好者感到的并非震撼,而是一种深切的错愕与背叛。
![]()
始祖鸟,这个以高山为精神图腾、以制造顶级户外装备立身的品牌,其核心用户群体普遍信奉着户外圈的黄金法则:“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这条准则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在自然中的影响,带着敬畏轻轻来、轻轻走,不留痕迹。
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炸山”表演,与这种深入人心的谦卑精神形成强烈反差,也让品牌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精神内核在那一刻受到了质疑。
![]()
品牌面临的信任危机,更深层源自公众对生态影响的忧虑。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生态系统极为敏感脆弱。环保专家指出,高原上那层仅有10厘米左右厚、由草根与有机质历经数百年才形成的草毡层,是固碳、保水和防风固土的关键。
这层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烟花产生的粉尘和化学物质在高原低温少雨的环境下很难快速降解,可能长期残留,加重生态负担。而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可能直接损伤植物根系,甚至可能松动脆弱的土层,增加滑坡风险。
![]()
品牌危机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双方于9月21日上午相继发布道歉声明。蔡国强的工作室承认"确实存在诸多考虑不周之处",始祖鸟则承诺将邀请第三方环保机构评估生态影响并采取补救措施。然而,这些迟来的道歉未能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
有细心网友发现,始祖鸟在海外媒体平台发布的英文致歉信与国内版本存在微妙差异。国内版本言辞恳切,表示虚心接受批评,而海外版本中特别提到“正与相关艺术家和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这句表述被不少观察者解读有“甩锅”的意图。
这种"内外有别"的沟通方式,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反而令品牌的诚意大打折扣。
![]()
资本市场对此事件反应迅速而真实。在道歉声明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重要投资方安踏体育,在港股早盘股价下跌超过4%,市值一度蒸发逾百亿港元。多位知名户外博主更是公开宣布终止与始祖鸟的合作关系。
这些连锁反应的背后,实则揭示了始祖鸟近年来在市场定位上的深层矛盾。自被安踏集团收购后,该品牌的市场扩张策略明显向高端时尚倾斜:门店选址刻意毗邻奢侈品牌,频繁与"老钱风"、"EMBA校服"等标签营销捆绑。
亚玛芬体育在招股书中明确写道"始祖鸟与大中华区的纯粹户外探险爱好者及奢侈品消费者都建立了良好联系"。虽然这种战略转向带来了短期业绩的快速增长,但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那些真正热爱户外运动的核心用户群体。
![]()
三重警醒
这场在雪域高原上空炸响的烟花,虽然只有短短52秒,其引发的讨论却久久回荡。那么,这场争议究竟“炸醒”了我们什么?
首先,它唤醒了公众日益强烈的环保意识与监督力量。这一次,网友们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化身为生态环境的积极守护者,通过舆论监督促使品牌方做出回应与反思。这反映出社会对商业营销行为的评判标准已显著提高,一种更为成熟的生态保护共识正在形成。
![]()
其次,它警醒了品牌对核心价值的坚守。始祖鸟的品牌魅力本应植根于对自然的敬畏与专业探索精神,而当其为了追求更高关注度与高端形象,选择以“炸山”这种极具侵入性的方式进行营销时,便与其标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这导致最核心的户外用户群体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危机。这一事件也为所有以自然为品牌根基的企业敲响警钟:创意可以大胆,但不能背离品牌初心。真正的长期发展,来自于对品牌承诺的真诚践行,而非追逐短期关注的浮华表演。
最后,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表达与商业伦理的边界。艺术创作固然需要自由,但任何自由都应以伦理为底线。面对自然,人类更需要的是谦卑与克制,而非自我标榜的狂欢。真正的致敬,应是尊重并维护其原有的宁静与完整,而非将人为的绚烂强加于它。
![]()
结尾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回应了公众的关切。我们也希望,这起事件能推动类似活动形成更科学、更审慎的环评标准与审批流程。对于在国家级生态敏感区进行的商业活动,监管必须跑在前面,确保生态红线成为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的绝对底线。
烟花已然散去,但它留下的不应仅仅是道歉与争议。它更像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与自然真正的对话,始于敬畏,成于守护。当我们学会在雪山面前保持谦卑的沉默,倾听它亘古的宁静时,或许才是对自然最崇高的致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