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婴幼儿辅食添加
超全攻略!
01
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
宝宝满6个月左右,光靠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求了。添加辅食的意义重大:
补充关键营养: 尤其是铁、锌、维生素D等,纯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可能不足。
锻炼咀嚼吞咽能力:为今后吃固体食物、语言发育打基础。
促进消化系统发育:刺激消化酶分泌,训练肠胃功能。
培养味觉与进食兴趣:接触不同食物,建立健康的饮食偏好。
融入家庭饮食文化:是社交和学习的重要一步。
![]()
02
添加时机
1. 月龄信号:
通常4-6个月开始,需观察宝宝能否独坐、对食物感兴趣(例如大人吃东西的时候孩子有条件反应)、挺舌反射消失等发育信号。
早于4个月或晚于8个月均不推荐(除非医生建议)。
2. 母乳/配方奶为主:
1岁前仍以奶类为主食,辅食为辅(每日奶量不低于600-800ml)。
03
添加原则
1. 由少到多:
初尝试时1-2勺(约5-10g),逐渐增量。
2. 由稀到稠:
从泥糊状(如米糊)→ 碎末状(如菜泥)→ 软固体(如软面条)。
3. 由单一到混合:
每引入一种新食物需观察 3-5天,无过敏(如皮疹、腹泻)再添加另一种。
4. 无糖无盐:
1岁前避免盐、糖、蜂蜜(肉毒杆菌风险)及调味品,减少肾脏负担 。
![]()
04
分阶段食物选择
月 龄食物类型举例注意事项
4-6个月
强化铁米粉、蔬菜泥(南瓜、胡萝卜) 首次选择高铁米粉,预防缺铁性贫血。
6-8个月
果泥(苹果、香蕉)、肉泥(鸡肉、猪肝) 红肉和肝脏补铁效果佳。
8-10个月
碎状食物(软烂面条、豆腐)、手指食物(蒸软的胡萝卜条) 锻炼咀嚼和抓握能力。
10-12个月
小颗粒食物(软米饭、馄饨) 接近成人饮食,但需清淡易消化。
05
喂养细节
1. 用餐习惯:
固定时间、坐餐椅,避免边玩边吃,培养孩子专注力。
2. 工具卫生:
专用餐具需煮沸消毒,现做现吃(冷藏不超过24小时)。
3.避免危险食物:
整颗坚果、果冻、粘性食物(年糕)易窒息。
06
1. 高致敏食物:
鸡蛋(先蛋黄后蛋白)、花生、海鲜等需谨慎引入,但不必刻意回避(除非家族过敏史)。
2. 过敏表现:
皮疹、呕吐、腹泻等,立即停用并就医。
3. 食物安全:
避免易造成呛噎的食物(如整颗坚果、硬糖、果冻、带核小水果如龙眼、荔枝),小颗粒食物(如玉米粒、葡萄)需切碎处理。
常见问题Q & A (新手爸妈避坑指南)
Q:宝宝吃辅食后便秘怎么办?
A:多给宝宝喝水(6个月后可以适量喝白开水),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梅泥、梨泥、绿叶菜),适当增加活动量。
Q:宝宝吃辅食后腹泻怎么办?
A:暂停新食物,观察是否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恢复吃之前确认安全的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防止脱水。如症状持续或严重,及时就医。
Q:宝宝不爱吃某种食物怎么办?
A:非常正常!不要强迫。可以过几天再尝试,或换一种烹饪方式(如蒸、煮、混合其他喜欢的食物)。可能需要尝试10-15次宝宝才会接受一种新味道。
Q:可以给宝宝喝果汁吗?
A:1岁内不建议喝果汁(包括100%纯果汁)。果汁糖分高、营养密度低,且容易导致龋齿和偏爱甜味。直接吃水果泥/小块更好。
Q:宝宝吃辅食后不爱喝奶了怎么办?
A:保证奶量优先!可以在喂奶前或两餐奶之间喂辅食。1岁前每日奶量应保持在600-800ml左右。
Q: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剂吗?
A:维生素D从出生后不久就需要按医生建议持续补充(通常每天400IU)。其他营养素(如钙、铁、DHA等)是否额外补充,需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饮食摄入、生长发育、医生评估)决定,不要盲目补充。
按时按要求科学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还能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口腔发育,同时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环节。希望各位家长不要错过哦!
来源/阳曲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