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集中发布了一批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三关口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历史遗留矿山类优秀案例,这是宁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又一生动范例。
三关口位于泾源县六盘山镇,地处六盘山南麓弹筝峡口,紧邻六盘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曾是宁夏境内及周边地区建筑石料的主产区和核心供应之地。自20世纪70年代起,凭借丰富的石灰岩储量和便利交通,三关口聚集了2家水泥厂、6家石料厂、19家开采企业和33口石灰窑,长期的无序开采让这片土地伤痕累累,山体裸露、植被受损、空气污浊、河水泛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彻底解决三关口矿区环境问题,切实摒弃“靠山吃山”的粗放模式,2017年,宁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绿盾2017”专项行动,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先后投入1.2亿元,关停33口石灰窑和6家石料厂、2家水泥厂,拆除构筑物、建筑物22395平方米,治理面积138.51公顷,让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按照“边整治、边恢复、边治理”的原则,系统性地融合了“关停清退、地貌重塑、科学复绿、水系活化、长效管护”的全链条治理路径,将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施矿区综合治理、修复山体、治理河道、建设矿山公园,采取工程固基、自然复绿、人工增绿相结合的方式,栽植油松、柳树、沙棘等树木16万株,间作紫花苜蓿、红豆草等草种20余种,有效遏制了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同时,坚持综合施策,治水与活水并重,治理颉河河道 11.3 公里,拓宽疏浚河道,形成水面 9 万平方米,实现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自我循环”,使颉河水质得到显著提升,也恢复了自然形态和行洪能力。
此外,泾源县还建立了长效管控机制,压实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成立专业管护队伍,对修复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维护。以三关口矿山公园为基础,导入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反哺生态修复成效的持久维护。
如今,三关口矿区绿化率显著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颉河三关口段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水质以上,重现“水清河畅”的美景。好的生态环境也催生了绿色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周边村民的收入来源从依赖矿企务工转变为多元化的绿色产业收入。矿区周边的蒿店、集村等村的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菌菇产业等也发展得红红火火,真正实现了生态颜值与产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宣传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