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典型案例(第一批)》。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报的《福建省福州市“三图”融合 助力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国首批13个典型案例之一,为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治理工作贡献“福州经验”。
作为福建省省会与经济中心,福州市土地资源需求旺盛。自2000年成立土地储备机构以来,城区累计收储土地超10万亩。然而,历史储备、图形矛盾、信息缺漏、业务链条割裂等问题制约着建设用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精细化管理。为此,福州市在本次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专项资产清查工作中,积极探索破题之道。
在清查工作中,福州市创新采用“三图”融合模式,以一系列扎实举措确保清查工作高效、精准推进。围绕用地管理全生命周期管控、地籍管理和控规空间精准落位三大核心场景,福州市统筹建设自然资源、地籍、控规数据图层协同框架。自然资源图层实现规划、审批、供应、登记、监管全环节数据匹配;地籍图层确保宗地空间位置精准、属性可靠;控规图层建立统一标准的规划控制线数据库并动态更新,“三图”叠加为清查工作筑牢数据基底。
同时,福州市以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台账为基础,整合多源数据,形成多维数据支撑体系。通过实施空间校验,精准界定清查范围,构建空间图形候选库;进行属性关联解析,集成全要素信息框架;统一研判口径,实现全生命周期串联验证;构建工程项目树,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打通业务系统壁垒,提升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
该案例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三图”叠加融合和智能分析,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清查工作周期大幅缩短;成果质量方面,图属信息验证率达100%,纠正各类错漏问题超500条。在成果应用上,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推进业务系统协同完善。此外,福州市形成的“数据筑基、标准赋能、系统治理”实施路径,实现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具有推广价值。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将持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治理工作,完善相关机制流程,积极推广“福州经验”,为福州市自然资源资产的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利用持续发力。(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 福州市资源规划局权益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