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与俄罗斯核演习对比:核博弈下的对峙
最近这段时间,北约和俄罗斯都搞了核演习,而且这两场演习的时间还碰上了。不过呢,它们在战略目的、核武器怎么用,还有指挥系统这些方面差别可大了。说白了,这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在核武器方面的一场较量和对抗。
![]()
北约核演习:战术导向下的局限
北约这次搞了个核演习,代号叫“坚定正午”,演习主要是在西欧和北欧那块儿进行的。在选作战平台的时候,北约主要靠空中的力量,就是让飞机带着战术核武器去突击打击目标。
这次演习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对俄罗斯进行战术或者战役层面的核打击。他们用的战术核武器是B61 - 12型,这种武器的爆炸威力在10万吨级以下,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在几千吨的当量范围内灵活调整。在演习过程中,北约相关国家进行了细致分工。部分飞机承担侦察监视任务,为后续行动提供情报支持;一些飞机挂载核弹进行突防和打击,直接对目标构成威胁;还有部分飞机负责防御和拦截,构建起一道防护屏障。
然而,北约此次演习暴露出最大问题在于核按钮的控制权。这些战术核武器均源自美国,只有美国拥有按下核按钮的权力。其他国家,如德国或意大利的空军,就算北约用的是F-35这种能隐身的先进飞机,还能挂上B-61战术核武器,但在要不要用核武器这事儿上,它们可做不了主。
![]()
这些飞机没法自己决定啥时候用核武器、对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用、用多少量,还有要打什么目标。这些重要的决定权都在美国手里。所以啊,北约这次演习其实有很大的限制,它们很大程度上得听美国的。
俄罗斯核战略演习:战略威慑下的自主
与北约不同,俄罗斯举行的是核战略演习,使用的核武器均为战略级,爆炸当量在10万吨级以上至几百万吨TNT以下区间。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具备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在陆基方面,俄罗斯使用了亚尔斯机动发射的战略导弹。这种导弹具备高度的机动性,能够灵活部署,增加了敌方拦截的难度。海基方面,俄罗斯使用了德尔塔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尽管该潜艇相对老旧,但它搭载的绰号“深蓝”的战略核导弹性能卓越,射程可达8500公里以上,且为多弹头设计,虽采用液体燃料,但仍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力。空基方面,俄罗斯派出图 - 95战略轰炸机执行任务。
![]()
俄罗斯的战略核演习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与北约的巨大差异。首先,在打击距离和突防能力上,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使其具备全球范围的作战能力,远非北约可比。其次,俄罗斯在演习中展示了更为先进或更具潜力的核武器。
例如陆基的萨尔马特核武器,其性能更为优越;海基方面,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与布拉瓦多弹头海基核导弹,代表了俄罗斯在海基核力量领域的最新成果;空基方面,可超音速飞行的图 - 160战略轰炸机及其配备的隐身巡航导弹等,进一步增强了俄罗斯的核打击与核报复能力,其作战区域可覆盖全球。
此外,俄罗斯核战略演习的指挥体系具有高度自主性。此次演习由普京总统直接指挥或参与,这意味着俄罗斯无需等待其他国家的指令,也不依赖其他国家按下核按钮。俄罗斯能够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独立决定是否使用核武器,充分体现了其在核决策上的主权和自主性。
![]()
演习背后的核博弈与对峙本质
表面上看,北约的战术核武器演习与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演习在时间上针锋相对,演习目的也似乎相互对立。但实际上,这两场演习是美国与俄罗斯之间核博弈的具体体现,是一场深层次的战略对峙。
北约的演习受美国主导,其行动和决策均围绕美国战略利益展开;而俄罗斯则通过自主的战略核演习,展示自身强大的核威慑能力和战略自主性,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在这场核博弈中,双方都在通过演习传递信号,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为世界安全局势增添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