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Cell Stem Cell发表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开发的个体化患者肿瘤类器官模型(Individualized patient tumor organoid, IPTO),成功模拟了人脑肿瘤的分子与细胞生态系统,并在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精准预测了患者对替莫唑胺的化疗反应。研究证实 IPTO 模型高度保留了原发肿瘤的细胞异质性、空间结构与肿瘤微环境,为类器官作为「体外患者替身」在新药研发与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1]。
类器官通过构建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微组织,研究人员能够在体外实现靶点筛选、化合物初筛、药效评估与毒性预测等多个关键环节的「人体模拟」,大幅提升药物开发效率与临床转化成功率。
为助力科研与临床工作者系统掌握类器官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应用策略,Bio-Techne 将于 10 月 30 日 19:00 举办线上专题直播《类器官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副研究员暴一众博士与 Bio-Techne 现场应用专家邹昊玉博士,全面讲解类器官在药物研发中的构建策略、标准化挑战与全流程赋能方案。报名直播即有机会获得京东卡、保温杯、科研背包及美团代金券等100 份科研好礼,立即报名参与交流!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预约直播▼
![]()
主题一:类器官如何重塑新药研发——从靶点发现到毒性检测
1
传统模型痛点与类器官技术的突破性价值
2
类器官在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药效评估、毒性检测中的核心应用
3
类器官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主题二:类器官驱动的药物研发新模式——Bio-Techne 赋能全流程解决方案
1
类器官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与标准化挑战
2
新一代 Hydrogel 基质助力构建高一致性类器官模型
3
从培养到检测的全流程技术方案,推动类器官走向产业化与高通量应用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钟可可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1] T. Peng, X. Ma, W. Hua, et al., Individualized patient tumor organoids faithfully preserve human brain tumor ecosystems and predict patient response to therapy, Cell Stem Cell 32 (2025) 652-669 e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