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1+3”项目:四年贯通培养,育“科艺双馨、智创未来”英才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在亚太的‘1+3’项目中,我像一棵小树苗,在实践和探索中汲取营养。成长不是公式,而是科学与实践共同书写的答案。”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学生黄禹睿的这番话,道出了该校“1+3”贯通培养项目首批(2024年)学子的共同心声。免去初中学考压力后,他全身心投入“美境行动”环保项目,设计的减少塑料包装方案斩获全国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同时在物理竞赛中斩获三等奖。黄禹睿的成长轨迹,正是该校“1+3”项目深耕“科艺双馨、智创未来”育人目标的生动缩影。

贯通四年破壁垒个性成长获空间

“告别学考焦虑,提前锁定未来!”这一招生口号背后,是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1+3”项目的核心育人优势。该项目打破初高中分段教学壁垒,让学生自初三起便进入四年连贯的培养体系,在免去初中学考压力的同时,获得更充足的成长时空。依托多年贯通培养经验,学校通过初高中跨学段联合教研团队,系统规划九至十二年级课程体系,形成“筑基—建体—深耕—冲刺”的四阶育人链条。

初三(九年级)作为“稳根基,促转型”的关键阶段,学校创新性地安排高中骨干教师直授核心课程,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语数英及理化生学科衔接课程,助力学生提前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同时,“科艺启蒙工作坊”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同步推进,搭配专属心理适应课程,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模式与学习能力的初步跃升。

升入高一(十年级),课程重心转向“建体系,明方向”。学校聚焦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强化实验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依托三大高新实验室开设系列实验探究课程。学生们走出传统课堂,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研究、科技研学旅行及艺术展演等活动。针对高中学业规划关键期,学校提供一对一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主选科能力,精准定位个性特长与发展方向。

高二(十一年级)进入“深钻研,求突破”的专精阶段,课程着重培养学科高阶思维与科研素养。强基计划先修课程、科学实验进阶训练等特色课程陆续开设,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竞赛辅导。在此阶段,学生们或独立策划个人艺术专场,或投身课题研究与专利开发,在优势领域实现突破性成长,为升学目标筑牢根基。

高三(十二年级)实现“冲高考,链未来”的精准衔接。学校整合四年学习成果,开展强基计划专项辅导与科创成果专利转化指导,协助学生打造高质量学术作品集。同时,通过职业规划讲座、毕业教育等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助力学生将学业成果与未来升学、职业发展无缝衔接。

“四年连贯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再为短期考试焦虑,有更多精力深耕兴趣领域。”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种贯通式培养既夯实了学业基础,又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实现了“服务当下”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

三大实验室赋能科研素养深扎根

坐落于温榆河畔生态涵养区的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150亩校园内孕育着150余种植物,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天然科学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以分子生物实验室、中医药实验室、地球与环境实验室三大高新实验室为核心,配备基因扩增检测系统、生物反应器、裸眼3D成像系统等顶尖设备,由博士教师团队领衔课程设计与课题指导,为“1+3”项目学生搭建起沉浸式科研实践平台。



分子生物实验室里,学生们身着白大褂开展“田野调查”,对校园植物取样分析,探究微生物多样性。高中生杨央与侯旻萱在此完成的《新型天然生物防腐剂——乳酸菌的抑菌活性系列研究》,凭借严谨的实验设计与创新结论,荣获北京市“小院士”科技教育活动评选活动一等奖。“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处理,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但也让我真正理解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杨央回忆道。


中医药实验室则实现了古今智慧的交融共生。研磨药材、蒸馏萃取、植物组培——现代实验技术在这里唤醒古籍中的药方智慧。学生王若熹通过组培技术成功将丁香叶片培育成完整植株;“茯苓饼制作”“驱蚊贴研发”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药食同源”的传统哲学,实现“文化认知”与“科学实践”的双向提升。

地球与环境实验室以技术赋能打破课堂边界,构建了涵盖教学课程、实验实践、专题探究、虚拟现实探究、综合实践的多元课程体系。从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到环境问题前沿研究,从实验室操作到野外考察,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在近期开展的“温榆河水质监测”项目中,学生们运用环境样品检测仪获取数据,形成的调查报告被当地环保部门采纳参考。

“三大实验室不是孤立的教学空间,而是相互联动的科研育人平台。”学校科技教育中心主任介绍,学校定期举办跨实验室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中培养创新思维,目前已有多项学生课题获得市级以上科创奖项。

全人教育润无声多元评价促成长

“教育浸润生命”是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1+3”项目中得到充分践行。项目确立“科艺双馨、智创未来”的培养目标,既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工程师一样操作”,也倡导“像艺术家一样表现”,实现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

在课程设置上,项目构建了“科学+艺术”双轨育人体系。一方面以“数学筑基·思维跃迁”为核心,强化理化学习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合唱团、管乐团、戏剧社、美术、书法社团等近10个艺术社团,系统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

为打破“唯分数论”局限,项目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成长档案记录学习轨迹,以作品展示、项目答辩呈现实践成果,用竞赛表现衡量创新能力,全面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评价的核心是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德育处主任表示,学校还通过着装礼仪规范、社会实践考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责任担当。

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让培养过程更具针对性。初三阶段,学生需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养测评(侧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新高一起始,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测试与初三综评成绩,约5%的优秀学生可转入英才班,约5%的适应困难学生转入普通班;高中阶段,连续两次大考年级前列且综合素养优秀的学生,仍有机会进入英才班。“这种能上能下的调整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轨道上高效成长。”高一年级主任解释道。


如今,首批“1+3”项目学生已展现出鲜明的成长优势: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实现零的突破,合唱团升格为北京市金帆合唱团(一贯制),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全国青少年环保创新活动“美境行动”项目、西城区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生创新成果项目中都有优异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普遍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年贯通的育人之链,不是铸造‘标准件’,而是培育有科学思维的探索者、有艺术情怀的表达者、有实践担当的行动者。”校长徐向东总结道。在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1+3”项目正以贯通培养为根、以资源赋能为干、以全人教育为叶,滋养着每一株“小树苗”扎实生长,向着“科艺双馨、智创未来”的广阔天地舒展绽放,这无声的浸润,正是教育最深沉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祭吴石将军,说明了什么?

郑丽文祭吴石将军,说明了什么?

新民晚报
2025-11-09 09:25:00
8年给瘫痪父亲换了4个保姆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对保姆太好

8年给瘫痪父亲换了4个保姆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对保姆太好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5-10-27 19:45:03
华仔跳不动了!刘德华现身全运会彩排,满脸疲惫和沧桑,看着好老

华仔跳不动了!刘德华现身全运会彩排,满脸疲惫和沧桑,看着好老

乐悠悠娱乐
2025-11-08 09:39:25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听风听你
2025-11-07 22:01:08
真心建议:不要购买的8样“大垃圾”,不是图省钱,是扔都嫌麻烦

真心建议:不要购买的8样“大垃圾”,不是图省钱,是扔都嫌麻烦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11-08 10:05:18
狂轰5连胜!悄悄冲上东部第一!新赛季最强黑马诞生,你们要争冠

狂轰5连胜!悄悄冲上东部第一!新赛季最强黑马诞生,你们要争冠

篮球扫地僧
2025-11-09 07:50:56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09:10:57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鋭娱之乐
2025-11-07 08:39:22
印媒痛斥赵鸿刚实力差还妄称亚洲第一:印度选手已拿到扇耳光冠军

印媒痛斥赵鸿刚实力差还妄称亚洲第一:印度选手已拿到扇耳光冠军

杨华评论
2025-11-08 18:04:01
61年造币厂职工偷走800两黄金,19年后兑换,银行一眼识破

61年造币厂职工偷走800两黄金,19年后兑换,银行一眼识破

兴趣知识
2025-11-06 03:15:03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渔樵文史
2025-11-08 21:50:03
独行侠完成史上最蠢交易?浓眉伤前已有问题:灵活性明显不如以往

独行侠完成史上最蠢交易?浓眉伤前已有问题:灵活性明显不如以往

罗说NBA
2025-11-08 20:18:00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百家机构调研股曝光,688271,外资扎堆!

百家机构调研股曝光,688271,外资扎堆!

数据宝
2025-11-09 07:57:22
汪峰演唱会翻车唱不上去,葛荟婕精准补刀:只往女人身上使劲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唱不上去,葛荟婕精准补刀:只往女人身上使劲正常

吃瓜盟主
2025-11-08 15:45:11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5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5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平说财经
2025-11-07 23:16:39
李连杰脱光上衣自证清白后,有网红提出质疑,吃的什么神丹妙药?

李连杰脱光上衣自证清白后,有网红提出质疑,吃的什么神丹妙药?

心静物娱
2025-11-08 11:24:51
野外求生30天,冷美人却容光焕发,骂她的人真该闭嘴了

野外求生30天,冷美人却容光焕发,骂她的人真该闭嘴了

娱小北
2025-11-08 08:39:53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古人深夜为什么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智慧令人叹服

古人深夜为什么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智慧令人叹服

尚曦读史
2025-11-07 22:47:11
2025-11-09 10:55: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4454文章数 27060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这道小升初几何题并不难,却难倒了大部分考生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下一部《质量效应》新概念原画 将有克洛根人内战

旅游要闻

北京彩叶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有南方游客专程“飞”来北京赶秋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