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键时候能保命的,请大家从‘头’开始!

0
分享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唐人咏松,道尽成长之不易。而在现代城市,当电动车成为无数家庭接送孩子的“标配”,便捷背后“肉包铁”的风险,与时常被侥幸心理所“省略”的安全头盔,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平安成长,亟需一场润物无声的持久接力。

面对“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这个大课题,深圳宝安区正尝试通过“校家社”三方联动机制,寻找破解之道。其破题的关键,从“头等大事”,一顶小小的安全头盔开始。

10月22日午间,一场秋雨突袭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学校的校门口,五颜六色的头盔和雨披,汇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一辆接送孩子的白色电动自行车刚停稳,一位妈妈迅速递过头盔,男孩动作麻利地戴上,跨上后座,母子俩撑开一把大伞,融入了雨中。不远处,一位老师正弯着腰,细心地帮一个低年级的学生系好头盔的卡扣,还不忘叮嘱几句。几米开外,穿着醒目反光背心的交通辅警,冒着雨,不停地挥舞着手臂,引导着过往车辆。



从“耳边风”到“心上事”

望着眼前这道雨中的风景线,桥头学校党总支书记陆春深有感触。“过去,安全教育说了千百遍,但还是有家长当成‘耳边风’”。陆春坦言,“如今井然有序地转变,其实是打赢了一场始于校园的观念‘拔河’。”改变,始于桥头学校将“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专题家长会,一份由家委会发出的言辞恳切的倡议书,一次让家长亲身体验的交通劝导志愿行动,一句句孩子们带回家的“爸爸妈妈,请戴头盔”的相互提醒——这套被总结为“四个一”的组合拳,将安全的种子播撒进每个家庭。桥头学校将管理的触角不断向前延伸,学校的值班行政和安全主任,成了校门口最严格的“街拍摄影师”,对未佩戴头盔的家长和学生进行抓拍。记者在学校周边走访时,一辆白色电动车迎面而来,一个妈妈驾驶着车,车前坐着一个穿蓝色上衣的小男孩,被一块透明的小挡风板护着。两人均未佩戴头盔,只有一个头盔挂在车头一侧。据校方介绍,如果被拍到,这些交通违法行为将在班级里面进行安全通报提醒,作为班级交通安全教育的“教材”,并纳入学校“荣耀班”班级考核。

这种渗透式的管理效果如何?桥头学校六年级家长康女士的感受或许具有代表性。“现在每天接送孩子,都会下意识地拿上头盔再出门,我不记得,孩子也会记得。”她坦言,这并非一直如此。“以前有时候也图省事,没戴。是什么促成了改变?是学校和社区无处不在地宣传和提醒,安全意识真的提升了。”对女儿小语而言,这个过程更加清晰:“我们学校每天早上都有值班老师在门口督促戴头盔,还会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来教育我们。”她想了想又补充道,“戴头盔非常重要,遇到意外能直接保护头部,关键时候真的能保命。所以,我和妈妈都觉得这是出门必须做的事。”

从“耳边风”到“心上事”,再到母女间的默契,正是学校精耕细作的成果。而校门口定时响起的“大声公”喇叭,循环播放着交通法规,则时刻提醒着行色匆匆的人们,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从“接送者”到“守护人”

“以前总觉得戴头盔麻烦,自己参加了护学岗,才真正意识到危险就在一瞬间。”一位家长义工王女士一边疏导车辆,一边感慨。角色的转换,让她对交通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桥头学校成立的“交通护学岗”,正是撬动家长深度参与的支点。家长们穿上红马甲,从单纯的“接送者”变身为校园安全的“守护人”。他们引导车辆通行,护送孩子走过斑马线,提醒着每一位忘戴头盔的街坊邻里:“这小小的头盔,可是咱们和孩子的‘保护伞’啊!”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交通法规化身为切身的责任与关爱。这道由父母筑起的“第一岗”,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固的防线。

聚沙成塔,织密立体“防护网”

校园周边的治理,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来自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便是那条让安全之路得以无限延伸的坦途。在桥头学校周边,昔日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不见了踪影,乱停乱放的车辆也得到了有效规整。这背后,是福海街道公共服务办、交安委办、执法队、社区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成果。他们如同城市“啄木鸟”,清除着校园周边的每一个安全隐患和卫生死角,让学校周边的路网微循环愈发畅通。最令人称道的,是来自社区企业的反哺。2025年8月,桥头股份合作公司捐建的风雨长廊拔地而起,为孩子们遮蔽风雨。34个新加装的防撞柱,守护着校门口的安全边界。这一举措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优化,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它让协同治理的“防护网”从无形变得有形,从柔软变得坚硬。

守护的乐章,正在宝安的校园间同频共振。不同的学校,正以各自的节拍,演绎着同一首关于安全的旋律。

10月22日的傍晚,缠缠不休的秋雨,织进了宝安中心区拥挤的晚高峰。在宝安实验学校门口,大部分骑着电动车的家长,与后座的孩子戴着头盔,身披各色雨衣,在车流中安静地等待或缓行,雨幕之下,一顶顶头盔构成了最坚实的防线。



“滴水穿石”

“这里的家长戴头盔的意识挺强啊。”记者和身边一位正在等孩子的父亲攀谈起来。他顺手举起了手机,“你看看我们老师是怎么‘轰炸’的。”“请您和孩子务必佩戴好头盔。”在一位家长展示的班级微信截图中,记者看到,从9月到10月,关于头盔的提醒,夹杂在返校安排甚至“男生剪头发”的通知之间,被反复强调。另一张聊天记录的搜索页显示,仅“头盔”一词,就出现了16次之多。“学校和老师确实是天天讲,各种形式地讲。”一位正在等候孩子的父亲坦言,他指了指自己和车上备用的儿童头盔,“听多了,不做都觉得不好意思。就像一个‘闹钟’,比交警罚款还管用。”学校的努力,如“滴水穿石”,通过高频次、多场景的持续“轰炸”,将看似琐碎的“唠叨”,构建了整个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它让佩戴头盔这件事,从一道交通法规,逐渐内化为一种师生、亲子间的共同约定。





知易行难

尽管学校的鼓点敲得密集,但在从“知道”到“做到”之间,仍有很多家长抱着“侥幸”与“图方便”的心态。记者在现场的半小时内观察到,绝大多数家长都遵守了规定,但仍有一些骑行者,或自己不戴,或只给孩子戴。街角处,有两位老人接连骑车经过,后座的孩子都没有戴头盔。当记者上前询问为何不戴头盔时,他们的理由不是“出门太急了,忘记了”,就是“就几步路,想着没事。”

这种“知易行难”的心态,是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破局的力量,也正在家长群体中孕育。记者在宝安实验学校门口最繁忙的几个路口,看到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家长义工,手持小红旗,正在雨中疏导交通,也会提醒戴头盔。一位爸爸匆匆将孩子抱上后座,自己戴好了头盔,却忘了给孩子戴上,正要启动车辆。旁边一位“红马甲”快步上前,用手中的小红旗轻轻挡了一下车头,提醒孩子的头盔还没戴。“平时站在交通岗就来不及劝,如果站在校门口,看到停靠的电动车就会提醒。”义工江江的两个孩子都在宝安实验学校就读,从大儿子读书开始,她就加入了义工队,“我们这支义工队,从2011年算起到现在,有14个年头了”。这支目前拥有170多名在岗成员的队伍,早已成为宝安实验学校的一张名片。江江介绍道,每天清晨与傍晚,这些“红马甲”便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及周边的各大交通路口。一次次引导旗的挥舞,一句句不同乡音的“不要逆行”,“请戴好头盔”,被织成一张细密的安全网,为每一个匆忙的早晚高峰筑起安全线。





校家社联动 宝安整体头盔佩戴率提升至82.1%

在这场每日上演的风险博弈中,孩子们的安全,寄托于每一个微小而具身化的行动。从一顶小小的头盔出发,宝安区探索出的“校家社”三方联动治理模式,为破解超大城市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这一复杂课题,提供了一份“宝安答案”。为推动联动治理模式落地见效,宝安区教育局牵头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整合宣传、住建、交警、街道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构建起高效的联动治理格局。

为了将理念的火种落地为行动的星光,宝安区教育局推行“清单化”管理,将要求细化为14项具体措施,并辅以“视频巡查+实地检查”与警示约谈等闭环管理机制,形成从部署、执行到督导、整改的管理闭环,有效破解学生交通安全难题,经过持续推进,目前,全区学校、幼儿园学生头盔佩戴率已提升至82.1%,多所学校超过90%,从一盔一带到护学一路,宝安区正用系统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为学生筑牢“头顶上的安全线”;从校园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文明出行的理念正在成为宝安教育最生动的“安全课堂”。

当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小小的头盔便承载起沉甸甸的守护,正如那棵历经风雨的松树,在润物无声的持久接力中,每一个孩子的平安成长之路,正被铺设得愈发坚实、宽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刘有志

视频:钱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4县(区)党委书记调整

四川4县(区)党委书记调整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被誉为历史剧天花板?听听这些台词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被誉为历史剧天花板?听听这些台词

大千世界观
2025-10-23 21:46:52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孟大夫之家1
2025-10-29 20:18:06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熙熙说教
2025-10-31 20:56:52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霁寒飘雪
2025-10-29 09:26:58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足球狗说
2025-11-03 06:15:25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篮球盛世
2025-11-02 10:51:23
国有资产三化要来了,普通人怎么办?

国有资产三化要来了,普通人怎么办?

资本董事局
2025-10-27 10:22:33
曝RTX 6090性能碾压5090!AMD新旗舰显卡也要对标

曝RTX 6090性能碾压5090!AMD新旗舰显卡也要对标

游民星空
2025-11-02 10:07:11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2 14:40:50
雷霆连续两季以七连胜开局 历史第三队

雷霆连续两季以七连胜开局 历史第三队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08:07:04
太绝望了!权威数据揭晓,买了电动车的人,99%不会再买油车了

太绝望了!权威数据揭晓,买了电动车的人,99%不会再买油车了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11-03 07:50:10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云端小院
2025-11-02 09:05:55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小先生笔记
2025-11-02 15:59:34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娱乐领航家
2025-11-02 00:00:03
斯诺克赛程:决出32强,中国11人出战,赵心童迎德比,5场冠军PK

斯诺克赛程:决出32强,中国11人出战,赵心童迎德比,5场冠军PK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3 07:42:19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2025-11-03 08:32:49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0910文章数 35856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这没完没了了是吧...人类幼崽成长计划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谁在争先恐后喂养OpenAI这只“巨兽”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