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万米地下挖出宝藏!中国“深地钻探”破纪录,井中究竟发现了啥?

0
分享至

前言

10910米——这不是飞行高度,而是中国“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探的深度。亚洲首口突破万米的科探井,像一把钢铁长矛,直插地球深处。

这一口井,不仅刷新了全球第二深的记录,更在地球内部打捞出了能源、科学与技术的“黄金三重奏”。人类仰望星空已久,如今,中国正用钻头向地心发起冲击,找寻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钻井钻的不是热闹,是国家底气

中国为什么要“打个万米深井”?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能源说起。

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超过70%,天然气也接近50%。这意味着,一旦国际市场风吹草动,国内能源供应就容易“跟着打喷嚏”。

而根据中国地质部门数据,深层和超深层的油气资源足足有671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全国油气资源的三分之一,就藏在地下6000米以下。所以,深地开发,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上”。



而塔里木盆地,正是这场能源突围的主战场。这个地质构造堪称“地下迷宫”,油气埋藏深、难度大,却也是个天然的“宝库”。过去我们只能在6000米左右做文章,如今钻到了万米,才真正触碰到塔里木的核心层。

更妙的是,中国这次的突破也不是一蹴而就。从7000米到8000米,我们花了29年;从8000米到9000米,用了15年;但从9000米到突破万米,仅仅花了3年。

这背后,是技术的加速迭代,是产业链的系统升级,更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投入。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钻井的“炫肌肉”,中国这一次,是拿着算盘下井,是奔着资源和未来去的。



地下220度不是桑拿,是炼狱

钻个万米深井,听起来像挖个特别大的坑,实际操作却是“地狱难度”级别的工程挑战。

井下220℃的高温,足以融化铅块;145兆帕的压力,相当于指甲盖上压着一头大象;钻具总重665吨,要吊起相当于两列动车组的重量;每一分钟,井下就可能漏掉1800升钻井液——这不是简单的钻孔,这是在挑战地球“防线”。

而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更是一言难尽。钻井要穿越12套不同地层,从松软的沉积岩一路打进坚如磐石的花岗岩。每一段岩层都好比一道“考题”,必须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解锁。



而最惊心动魄的,是施工节奏。前面9000米用了279天,但最后910米,竟花了300多天——越往下,难度不止是线性上升,而是指数爆炸。

但中国团队没有退缩。靠着自主研发的12000米自动化钻机、超高温钻井液、新型钻头和实时智能监控系统,硬是把“不能干”的事干成了。

要知道,这些设备过去一度依赖进口,如今全部国产化,全链条技术自主率超过95%,中国自己的钻井“武器库”终于成型。



万米深井里,藏着的不只是油气

这口井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于“打得深”,而在于“挖出了啥”。首先是能源层面的“惊喜”:在10851到10910米的井段,科学家第一次在陆地万米深处发现了油气显示,这意味着地球内部的“深层宝藏”不再只是幻想,而是可以开发的现实资源。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找到了优质的烃源岩——通俗点讲,这就像是找到了油气的“亲妈”。这直接改写了过去“超深层资源开发价值不大”的认知。数据显示,塔里木盆地的超深层油气储量高达130亿吨,足够支撑我国几十年的能源需求。



而从科学视角看,这一口井也挖出了“地球的时间胶囊”:5.4亿年前的寒武系岩芯,远比月壤还稀有;亚洲首份万米地质剖面图,让科学家首次看清“特提斯构造带”的深部样貌;两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现,打破了“超深层不适合油气储存”的旧观念。

这些不仅是科研成果,更是对地球、生命起源、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关键线索。

更重要的是,这场深井之旅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显现:新疆、四川等地相继发现10亿吨级油田及3个万亿方天然气区;钻井技术外溢到航空、深海等领域,国产高端材料实现突破;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直接受益,国产化降低了60%以上的对外依赖。

深入地下的探索,正在重塑能源格局、产业链条和科技版图。



万米不是终点,是起点

这口万米井,像是打开了地球深部的一扇门,而未来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中国将推进“地壳探测Ⅱ期”工程,在羌塘盆地、南海超深水区再布局万米级钻井。目标是到2030年前,实现万米钻探的规模化部署。与此同时,塔里木油田也将建成全球首个万米深地实验室,向全球科研机构开放数据,推动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在能源层面,中国还将挑战更难的“干热岩”地热开发。一口单井,就能满足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能源结构多元化的关键一环。



向下看,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指出的,地球深部探索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这不是一个行业的事,而是一个国家在科技、能源和文明维度的多重突围。

这口井通向地球深处,更通向民族精神的高地。从苏联的科拉超深井,到中国的塔科1井——我们在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同样的壮举,不是为了比谁“更猛”,而是为了把人类对地球的理解推进一步。

向星辰大海进发的中国,也在默默向地心进军。科技的边界被再次刷新,而这一次,中国在最深处,留下了自己的坐标。

参考资料
新华网 “三箭齐发”锻造 能源装备“大国重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草原蒙古包过夜,若见女主人床头系红绳,千万别好奇去碰

在草原蒙古包过夜,若见女主人床头系红绳,千万别好奇去碰

秋风专栏
2025-09-30 13:46:10
仅播1天,就夺下热榜第一,不愧是你们盼了一整年的黑马剧!

仅播1天,就夺下热榜第一,不愧是你们盼了一整年的黑马剧!

乡野小珥
2025-10-31 15:09:03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春秋论娱
2025-09-23 07:20:44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锐器
2025-11-01 23:24:03
美女打屁股大赛,火了

美女打屁股大赛,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0-08 22:10:24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澎湃新闻
2025-11-01 18:29:06
美军南海飞行事故真相揭晓,解放军已做好准备等待特朗普发声

美军南海飞行事故真相揭晓,解放军已做好准备等待特朗普发声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28:02
落槌!全部划归国资!追随许家印6年,江苏第一包工头赔得精光

落槌!全部划归国资!追随许家印6年,江苏第一包工头赔得精光

冷夜说
2025-10-27 00:33:11
女单4强对阵出炉,陈熠3-2怒吼晋级,约战孙颖莎好朋友

女单4强对阵出炉,陈熠3-2怒吼晋级,约战孙颖莎好朋友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2 07:53:47
和杨瀚森分手?女友发声,官宣意外决定,告别过去,球迷祝福

和杨瀚森分手?女友发声,官宣意外决定,告别过去,球迷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09:24:25
跑腿接过什么奇葩订单?网友:喝多了打不到车,下单写100斤猪肉

跑腿接过什么奇葩订单?网友:喝多了打不到车,下单写100斤猪肉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2:58:32
甜度超标!国乒第一美女撒狗粮,国羽队草男友不装了,恋情公开

甜度超标!国乒第一美女撒狗粮,国羽队草男友不装了,恋情公开

球盲百小易
2025-11-02 03:19:32
洗衣机的“快洗模式”不能乱用,听师傅提醒,才知道我一直用错了

洗衣机的“快洗模式”不能乱用,听师傅提醒,才知道我一直用错了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01 17:27:00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要开心点,想不通的时候不妨看看这几段话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要开心点,想不通的时候不妨看看这几段话

伊人河畔
2025-11-01 22:20:24
辽宁选美冠军,网友那句“评委的口味真重”含金量还在上升!

辽宁选美冠军,网友那句“评委的口味真重”含金量还在上升!

黄谋仕
2025-10-31 18:34:55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原广工业
2025-10-31 12:22:40
大学生捐精,女方要求私下见面,承诺给予费用,内幕如何?

大学生捐精,女方要求私下见面,承诺给予费用,内幕如何?

极品小牛肉
2024-03-22 10:46:53
柬埔寨官方喊话:网络诈骗是跨国问题,这锅不能只让我背

柬埔寨官方喊话:网络诈骗是跨国问题,这锅不能只让我背

策略述
2025-11-01 13:28:34
离婚协议写抚养费付到工作,女儿留学54万!前夫拒付,法院判了

离婚协议写抚养费付到工作,女儿留学54万!前夫拒付,法院判了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27 16:57:25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顾史
2025-07-08 21:02:11
2025-11-02 09:20:49
历史求知所 incentive-icons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6839文章数 661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家居
健康
时尚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