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上午,21岁的铁路上海客运段列车员李成亮在长海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他也成为目前上海市捐献者群体中年龄最小的捐献者。来自小李的“生命礼物”,将可能重新点燃罹患白血病小朋友的再生希望。
小李是连云港人,日常喜爱健身,生活中这位大男孩阳光又细心。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去年八月单位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一次捐献,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大男孩被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时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毅然报名捐献,并通过采集口腔黏膜样本的方式完成采样入库。
就在今年九月,小李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得知患者病情十分危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我能体会患者和家属的无助,要是我拒绝,他们可能会失去最后的希望。”对小李而言,捐献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在家人支持下,他利用休息时间积极配合完成捐献前的一系列检查,从登记入库到完成捐献,仅用了14个月。今天上午8:30,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启动。小李平静地躺在床上,四个多小时后采集顺利完成,休整一周后,他将如常回到工作岗位。
![]()
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上海铁路系统已有751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近三年就有三位上海铁路员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分别是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第566例捐献者、铁路上海机辆段的胡文鑫,第575例捐献者、上海铁路南翔站的杨叶茜,第675例捐献者、上海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的吴昊。如今,这份生命的重托传到了小李手中。
记者同时了解到,上海自2015年正式实行口腔样本采集入库,也是全国唯一与国际骨髓库接轨实现口腔样本采集入库的省市。区别于传统血样采集必须在血站由专业人员操作,上海地区微信自助入库即可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并发送申请,经过工作人员电话联系确认后,获得口拭子采集盒,完成采样后将样本寄回即可进行检测入库。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计18万余名样本采集入库的志愿者,通过口腔样本采集入库的约有5万人左右。
相关负责人透露,口腔入库的优势在于免去抽血和路途奔波,全程无创无痛感,样本送检时间短,能大大提高从入库到实现捐献的效率。轻松便捷的入库方式,也鼓励更多爱心人士轻松迈出参与“生命救助”的第一步。
原标题:《“捐献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上海年龄最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完成捐献》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