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吉隆坡的谈判,整整磨了 10 个小时。
而这次谈判,可谓颠覆了美方一直以来的“矜持”
那些话放在从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因为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算是间接承认了中方的地位……
![]()
从针锋相对到各退一步
谁都没料到,这场谈判会这么 “熬人”。
地点选在马来西亚的默迪卡 118 大楼,这楼象征着 “独立”,光看选址就知道事儿不简单。
美方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带队,中方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牵头,两边全是能拍板的重量级人物。
毕竟谈判前一个月,美国刚加征关税、搞技术限制,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
一上桌,全是 “老伤疤” 摆出来谈。
美对华造船业的 301 措施、关税暂停期要不要延长、芬太尼管控合作,连新能源标准互认都扯了出来。
以往这种场合,美方总爱端着 “从实力出发” 的架子,这次却没硬杠。
![]()
倒是中方开门见山,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直接点明:“美方立场强硬,但中方护利益的决心更坚定”。
10 个小时里,没人知道谈崩了多少次。
但最终还是传出了好消息:
![]()
![]()
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达成基本共识,接下来就等走国内批准流程。
能从剑拔弩张谈到有实质进展,关键就藏在双方会后的那两句 “反常话” 里。
![]()
美方“低头”,中方亮底线
美方这次的话,简直是近年头一遭。
会谈结束后,美方代表公开说:
“美中经贸关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愿通过平等、尊重的方式解决分歧”。
![]()
“平等、尊重” 这四个字,以前想从美方嘴里听到,简直比登天还难。
要知道前几轮谈判,他们还在喊 “重新定义规则”,现在主动放低姿态,这转变太耐人寻味了。
但这可不是美方突然大方,而是现实逼得他们不得不“认账”!
![]()
2025 年前三季度中美贸易额还是全球前两位,美国的芯片、药品可以说离不开中国市场,造船业更依赖中国的物流链。
所谓的 “去风险” 喊了半天,两国经济早缠成了一团,真脱钩谁都疼。
美方心里门儿清,再拿 “压制” 那套没用了,承认中国的平等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中方的回应更见底气,一句话划清了底线。
![]()
面对美方的示好,中方没松口,明确表示合作得 “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
这话听着平和,实则态度强硬!
想合作可以,但不能一边谈一边搞制裁、耍手段。
这种 “软中有硬” 的表态,既给了合作的余地,又守住了原则,跟美方的妥协形成了鲜明对比。
![]()
承认地位背后不是情分,是实力
美方的 “平等” 表态,本质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
这些年中国顶住关税压力,2025 年还在扩大制度型开放,“十五五” 规划刚画好发展蓝图,市场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大。
反观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没缓解,农业出口商天天催着恢复对华贸易,根本耗不起。
![]()
彭博社说得直接,这表态说明美国终于认清了,中国不是能随便拿捏的角色。
国际社会,说不定早就盼着这一天。
谈判结果一出来,路透社、《华尔街日报》都用了 “成功”“有信心” 这类词。
世贸组织总干事那边想必也要松一口气,毕竟中美不闹僵,世界经济才能稳。
![]()
因为说白了我们这两个大国一旦 “脱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得跟着抖三抖,谁也受不了。
但别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美方的表态能不能落到实处,还是个未知数。
以前也不是没达成过共识,但美方转头就变卦加征关税的事儿,可发生过好几次。
![]()
如今美方话是说的好听了,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但咱也不能掉以轻心。
中方显然也留了心眼,强调 “落实共识不打折扣”,就是怕对方耍花招。
总的来说,这次谈判是个突破,也是个好的兆头。
如果美方能说到做到,再好不过!
![]()
结语
10 小时谈判,谈成的不只是条款。
美方那句 “平等”,是对中国地位的迟来承认。
中方的底线表态,是实力撑起来的底气。
未来的路还长,但至少这一刻,对话赢了对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