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地方候选人失踪半年没有踪迹,选票上居然还留着他的名字?
这不是悬疑小说剧情,而是正在美国纽约长岛上演的真实场景。Nassau第四立法区的选民最近犯了难,他们要在现任议员和一位“失踪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这桩看似荒诞的事件,背后却牵扯着更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核心事件概括起来很简单:29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彼得罗斯・克罗米达斯(小克),今年4月深夜游泳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民主党想换人参选,却被共和党选民告上法庭。法官最终裁定,失踪不算合法空缺,克罗米达斯的名字必须留在选票上。这意味着,就算候选人生死未卜,选民依然能给他投票,甚至有可能出现“失踪者当选”的奇葩结果。
这位命运多舛的候选人克罗米达斯,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加MBA的高材生,还曾是常春藤盟校的赛艇运动员,在投身政治之前,从事金融工作,后来加入民主党,担任文员和现场组织者,经常出现在当地各类活动中,积累了不少人脉和口碑。
![]()
据《每日之声》报道,小克当时正在为铁人三项训练,身体素质按理说相当不错。4月23日星期三晚上,他把车停在阿莱格里亚酒店附近,晚上10点30分左右独自走到海滩锻炼,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第二天早上,警方在沙滩上发现了他的手机、衣服和毛巾,这些物品整齐摆放,没有挣扎的痕迹,可小克本人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了消息。他的亲属得知后悲痛不已,称他的失踪“奇怪且完全不合时宜”,还向公众发出求助,希望有人能提供丽都海滩和雅各布里斯公园之间的相关线索。截至目前,拿骚县警察局仍在寻找他的下落,警方公布了联系电话,呼吁知情者及时联系,或者直接拨打911。
候选人突然失踪,选举进程该怎么推进?民主党这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按照他们的想法,小克已经失踪数月,继续保留其候选人资格显然不现实,于是提出要更换候选人。可没想到,这个提议刚一出来,就遭到了两名共和党选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直接把这事告到了当地法院。一边是想尽快补位的民主党,一边是坚决反对的共和党,这场官司瞬间引发了当地舆论的关注。
9月29日星期一,法官加里・诺贝尔做出了关键裁决。他明确站在共和党一边,在判决书中写道:“‘失踪人员’身份不符合可以填补的空缺条件。”老诺法官的依据很明确,根据康涅狄格州的法律,某人必须失踪至少三年,才能被合法宣布死亡。现在小克失踪才半年多,远远没到法定时限,从法律层面来说,他依然是合法的候选人,其席位不能随意替换。
这个裁决一出,直接把难题抛给了选民。当地选民在投票时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共和党现任议员帕特里克・穆兰尼,要么选失踪已久的民主党候选人小克。
问题是,选了小克,万一他回来了还好说,要是没回来,难道要让‘幽灵议员’履职?”
那么问题来了,共和党为啥要极力反对民主党换候选人?真的是为了维护“法律公正”吗?
很明显,这里面大概率还是掺杂着别的小心思。小克作为民主党有潜力的新人,原本可能对现任议员老穆构成威胁,如今他失踪,民主党无法及时换上强有力的替代者,这对共和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如果小克的名字留在选票上,一部分原本支持民主党的选民可能会因为候选人失踪而放弃投票,或者转而支持老穆;就算有选民坚持给小克投票,只要他最终没被找到,按照相关流程,就算当选,席位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重新分配,共和党依然有机会争取。不得不说,这波操作确实有点“神操作”的味道,既占据了法律制高点,又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
其实,这种看似荒诞的“失踪/已故候选人参选”事件,在美国并不是孤例。而且这种事,在美国选举史上屡屡发生。例如在2022美国中期选举中胜出的共和党众议员乔治·桑托斯被爆出身份造假,从学历到履历没一个是真的,还很可能是巴西的通缉在逃犯......
![]()
更经典的要数1972年阿拉斯加的案例,美国众议员老尼古拉斯・贝吉奇在选举日前几周遭遇飞机失事失踪,可即便如此,他依然赢得了连任。后来贝吉奇正式宣布死亡,他的席位通过特别选举被一名共和党对手获得。从这个案例来看,就算候选人已经确认死亡,只要选举流程已经启动,依然可能出现“死后当选”的情况。
近年来类似的例子也不少。2020年北达科他州的共和党候选人大卫・安达尔,在选举前一个月就因新冠肺炎去世,可他的名字依然留在选票上,最终还成功当选了众议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从9月就开始了提前投票,拿掉候选人名字会影响选票统计,法院按照“美国规则”,将已故候选人的投票结果计算在内。而根据该州法律,安达尔当选后,其席位被视为空缺,由共和党直接任命他人填补,相当于席位稳稳留在了共和党手中。
2018年,内华达州还有个更奇葩的案例。共和党候选人丹尼斯・霍夫,在击败劲敌赢得党内初选后,于选举前三个礼拜去世。他的竞选经理居然敦促支持者继续为他投票,防止席位落入民主党手中。最终,老霍凭借超高人气高票当选,而根据内华达州法律,他的席位由党内另一名成员取代。
有网友调侃:“这简直是‘死了比活着更管用’,既不用承担执政责任,又能保住党派席位。”
据媒体统计,自2000年以来,美国至少有5个候选人在去世之后赢得了选举。2012年,佛罗里达州民主党人厄尔・伍德和阿拉巴马州共和党人查尔斯・比斯利,都在选举前几周离世,却各自赢得了选举;2008年,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州参议员詹姆斯・罗迪斯死于车祸后,也成功赢得了连任。
这些案例看似零散,却暴露了美国选举制度的一些特殊规则。不同州对于候选人空缺的填补程序各不相同,有些州允许州长、政党或地方委员会任命接替者,有些州则要求进行特别选举。而对于已经启动的选举流程,更改候选人名单往往非常困难,这就给“失踪/已故候选人参选”留下了操作空间。
![]()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有选民愿意给失踪或已故的候选人投票?
这背后的原因更复杂。一部分选民是出于对候选人本身的支持和认可,就算知道对方已经失踪或去世,依然想通过投票表达敬意。另一部分选民则是出于对某党派忠诚,他们不在乎候选人是谁,只要是自己支持的党派,就会投下一票。
还有些选民把投票给失踪/已故候选人当成一种抗议方式,以此表达对其他候选人的不满。有评论指出,支持这类候选人的政党往往能获得不少好处,却几乎不用承担损失。一方面,候选人在世时已经做了大量动员基层和吸引媒体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另一方面,就算当选,党派也可以通过任命等方式替换他人,不用为候选人的承诺“收拾摊子”,堪称一种精明的政治策略。
对于Nassau的这起事件,舆论场上的看法也呈现出明显的分歧。
支持者认为,法官的裁决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的,既然小克没有被宣布死亡,就应该保留其候选人资格,这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他们强调,选举程序必须遵守法律条文,不能因为候选人失踪就随意更改规则,否则会破坏选举的公正性。
反对者则表示,让失踪半年的候选人继续参选,完全是在浪费选举资源,也给选民带来了困扰。他们质疑共和党此举是在搞政治算计,利用法律规则为自己谋取利益,根本不顾及小克家人的感受。
法律专家则认为,从法律层面来说,法官的裁决并没有问题,符合康涅狄格州关于失踪人员和选举资格的相关规定。但从情理层面来看,让一个生死未卜的人成为候选人,确实有些不合常理。这也反映出美国法律在应对特殊选举情况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僵化性。
笔者认为,这起事件背后反映的深层问题,远比“失踪候选人能否参选”本身更值得关注。在党派斗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的选举制度正在逐渐偏离其原本的宗旨,成为党派争夺利益的工具。而选民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能被动接受选择,很难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一个健康的选举制度,应该是怎样的?
引用来源:美国《每日之声》、纽约邮报、光明网、上观新闻等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