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部全面崛起,开始了

0
分享至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余飞

01

湖北,增速增量领跑中部

目前已经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

尽管仍有12个地区尚未公布数据,但并不影响分析。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

从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强格局依旧稳固。

第二,江苏前三季度GDP增量位居第一,GDP绝对规模继续逼近广东。

浙江增量第二,也在一步步逼近山东。广东这几年因省会广州经济放缓影响,表现一直不佳。广东也是GDP四巨头中,增速唯一跑输大盘的省。

第三,湖北增量、增速均亮眼。目前以6%的增速暂时领跑全国。

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量2406.62亿元,这一增量超过了排在湖北前面的河南、四川,增量位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第四,河南、江西、湖南重振雄风,中部正在崛起当中。

中部地区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

除了本就增速增量亮眼的湖北外,安徽增速仍非常稳。

安徽这些年随着产业崛起,已经成长为了中部工业第一强省,其经济表现越来越稳。

河南去年的经济增速陷入了水逆,不过从今年年中开始,增速再度跑赢大盘。

江西同样如此,2023年年初开始,江西的GDP明显失速。

202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江西的GDP增速在31省市自治区当中,一直处在尾部。全年增速4.1%,与河南、广西并列位居倒数第三。

2024年形势有所好转,当年一季度增速4%,上半年增速4.5%,前三季度增速4.7%,全年增速5.1%。全年增速,终于跑赢了大盘。

今年则延续向好趋势,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跑赢了全国大盘。

湖南去年全国GDP增速4.8%,跑输了大盘0.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5.4%,跑赢了大盘0.2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中部六省中,已经公布数据的5个省,增速均跑赢了大盘。山西尚未公布数据,不过按照山西过去三年的表现来看,山西依旧会是中部的短板。

02

湖北,挑战河南中部第一宝座

湖北表现亮眼,从去年就开始了。

去年全年,湖北GDP增速5.8%,跑赢了大盘0.8个百分点,与甘肃、安徽、内蒙古并列第三。

2025年整个前三季度增速同样可圈可点,一季度增速6.3%,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上半年增速6.2%,位居第三。前三季度增速6%,在已公布数据的19个地区中,暂时领先。

湖北表现亮眼背后,是工业、固定投资、消费、出口齐发力。

作为工业大省、汽车大省,工业一直是湖北的基本盘,一颦一笑都会影响湖北的经济走向。

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了8.5%。

工业增速强悍背后,是湖北省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开始显现。

湖北省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6.7%。分产品看,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42.8%、24.0%、20.0%、21.4%、17.8%。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三驾马车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固定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

细化来看,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制造业。三大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3%,制造业投资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1%。

1-8月,全省招商引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5994个,同比增长2.6%。 其中,小米集团投资99亿元在武汉建设智能家电工厂,小鹏汽车投资80亿元在武汉基地新上零部件扩产项目,灵伴科技等独角兽企业,中国化学、中船重工等大型央企加码湖北。

消费方面,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3.95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增速狂飙。

武汉海关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61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4351亿元,同比增长30.8%;进口1825.9亿元,同比增长14%。


三驾马车齐发力,工业又进入了新质生产力的成果收获期,才有了湖北过去两年的出色表现。

在这一表现之下,湖北省正在挑战河南省中部第一的宝座。

纵观两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河南GDP始终压着湖北一头。

两者之间的差距在1990年以后逐渐扩大,1996年扩大至千亿,2003年扩大至2000亿,2005年差距超3000亿元,2006年差距超4000亿,2007年差距超5000亿,2008年差距超6000亿元,2017年差距超7000亿,2019年差距超8000亿。

2020年,是两者差距最大的年份,当年河南GDP规模领先湖北11241.84亿元。

然而,过去四年湖北快速将差距缩小,到2024年年末,差距已经缩小至3577.02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河南、湖北统计局

过去四年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河南在挤水分,另一方面河南跑慢了。

早在2022年的时候,河南就高调宣布,自己的GDP突破了6万亿大关。直到现在,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统计公报中,依然写着当年的GDP为61345.05亿元。


而2023年河南省GDP为59132.39亿元,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2212.7亿元。

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河南省下调了2022年的GDP核算结果。

据时代财经披露,河南省经过最终核算,其2022年GDP总量为58220.13亿元,减少了3124.92亿元,相当于挤出 了一个中等以上地级市的GDP。

由于基数降低的原因,也带动河南省2023年经济数据随之调整。

2023年以来,河南的经济增速深陷泥淖,而且比前者更严重。

2023年河南省GDP为59132.39亿元,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2212.7亿元。实际增长4.1%,名义增速-3.6%。

也正因此,河南才在当年被四川超越,GDP排名才退居到全国第六。

上半年开始,河南省经济虽然走出了水逆,但前三季度增速与增量均不及湖北,而且作为产粮大区的河南,秋季遭遇了气候灾害。

以此来看,湖北省全年GDP会进一步逼近河南。

03

中部崛起正当时

恰如上面所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中,除了尚未公布数据的山西外,其余五省,湖北、安徽强势带动,河南、江西、湖南正在起势。

此情此景,中部崛起正当时。

中部崛起,是国家2004年就提出的概念,当年一同提出的还有“东北振兴”。

2021年,中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这份文件中:

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此外,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2023年,东北振兴二十年之际,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

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再加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显然中央在释放一个强烈信号:

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一个也不能少。

首先,这是共同富裕的需要。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经提出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究竟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实现共同富裕,显然最要紧的,就是将最短的短板补齐,而中部、西部、东北,便是短板所在。

在2021年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这句话非常关键。

我们知道,改开四十年来,中国的政策红利大多都给予了东部沿海城市,因为沿海城市的港口是我们将货物运送到世界、对接全球的桥头堡。

经过四十年发展,沿海地区不负众望,长三角与粤港澳已经成长为了世界级的城市群,上海、广州、深圳在世界顶级城市排名中享有一席之地。

但随着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民粹主义情绪在美国欧洲崛起,出口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于是,去年,管理层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调整: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前我们一致发展对外经济,而忽略了自己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在贸易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对外出口,同时也要扩大内需。

换句话说,过去我们是用外贸一条腿在走路,现在我们要外贸和内需两条腿并行。

加快以内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发展内陆市场,也即陆权当兴。

这种背景下,成渝城市群首先被作为战略储备而受到重视。

成渝城市群已经被拔高到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同样的等级,形成了东南西北四足鼎立之势头。

在四大城市群的包围圈中,中部地区如同一个塌陷地带。显然,要彻底发展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中部必须崛起。

之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发展的19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均被放在了第一层级。

管理层要的不仅是东西南北四足鼎立,而是东西南北中五只手托起中国。

所以,无论如何,塌陷的中部都需要壮大起来。

2024年年末,中部六省GDP合计28.72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21.3%。中部六省常住人口合计36228.97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25.7%。


将塌陷的中部地区发展起来,一方面可以成就内循环战略,另一方面可以助力中国经济登上新高位。

这就是要求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大背景。

而且,在经济发展遭遇内外困难之下,推动目前经济薄弱地区的东北、中部、西部崛起,有利于推动内循环大战略执行,也有利于释放中国的消费能力,从而推动消费经济占比进一步提升。

其次,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2021年官方提出的一个新词、新概念。

当时的表述是:

第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第二,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里面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共同特征方面,包括物质、精神、人与自然、富裕程度等。

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

我们要的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那种贫富悬殊式的现代化,也不是以日韩为代表的那种属于财阀特殊利益阶层的现代化。这些都是少数人的现代化。

这个概念放在省域角度,便是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一个都不能少,都得富裕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Uzi加入IG?知名大粉丝爆料:Uzi和IG签了,600万一年,即将官宣

Uzi加入IG?知名大粉丝爆料:Uzi和IG签了,600万一年,即将官宣

贝塔看比赛
2025-11-16 10:39:19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南书房
2025-10-26 14:22:44
德国工程师:中国人难道不知南水北调的弊端,环保大国称号何来?

德国工程师:中国人难道不知南水北调的弊端,环保大国称号何来?

椰青美食分享
2025-11-15 01:56:17
强冷空气明天到货!广西局地降温将超12℃!【930新闻眼】

强冷空气明天到货!广西局地降温将超12℃!【930新闻眼】

930老友记
2025-11-16 11:45:24
中小学秋假来了

中小学秋假来了

经济日报
2025-11-16 07:16:03
“都绝户了,还挣钱干嘛?”父亲50岁就躺平后,我和姐姐都崩溃了

“都绝户了,还挣钱干嘛?”父亲50岁就躺平后,我和姐姐都崩溃了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11:40:17
后续!“狗主人反杀案”开庭:亡者妻子不愿出庭,妹妹喊冤被网暴

后续!“狗主人反杀案”开庭:亡者妻子不愿出庭,妹妹喊冤被网暴

阿莱美食汇
2025-11-14 13:51:36
湿冷预警!广东最低仅6℃

湿冷预警!广东最低仅6℃

鲁中晨报
2025-11-16 07:13:03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如果哈梅内伊不在了,内贾德能成为下一任最高领袖么?

如果哈梅内伊不在了,内贾德能成为下一任最高领袖么?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6 10:47:12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10 10:42:26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鹰眼Defence
2025-11-13 17:03:38
乌军一次摧毁7台S-400发射器,侵略军占领波城企图失败

乌军一次摧毁7台S-400发射器,侵略军占领波城企图失败

近距离
2025-11-16 10:55:13
胡歌《三滴血》票房仅964万,《鬼灭之刃》蝉联日冠

胡歌《三滴血》票房仅964万,《鬼灭之刃》蝉联日冠

千信齐飞
2025-11-16 09:01:33
富士康、纬创、广达、台积电、华硕、台达电子等中国台湾20家电子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汇总

富士康、纬创、广达、台积电、华硕、台达电子等中国台湾20家电子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汇总

全球企业动态
2025-11-16 07:14:23
德转列巴拉圭球员历史身价前10:阿尔米隆第1,巴里奥斯上榜

德转列巴拉圭球员历史身价前10:阿尔米隆第1,巴里奥斯上榜

懂球帝
2025-11-16 12:12:22
民主党抢先一步访华,要与中国联手下架特朗普?这次要坐山观虎斗

民主党抢先一步访华,要与中国联手下架特朗普?这次要坐山观虎斗

历史求知所
2025-11-15 11:35:08
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

业翔民安
2025-11-16 10:03:03
火箭140-116狂胜开拓者,一战让人看清以下三位球员!

火箭140-116狂胜开拓者,一战让人看清以下三位球员!

君子一剑似水流年
2025-11-15 12:00:52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趣笔谈
2025-09-29 16:51:57
2025-11-16 12:32: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4098文章数 45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健康
数码
教育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亲子要闻

父亲不让孩子手术后续:离开后折返,孩子已得到救治,知情人发声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数码要闻

苹果2026 iPad路线图曝光:三款新品齐发,mini迎来史诗级升级

教育要闻

花钱存钱,家长必看的人生感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