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说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救了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蛇,结果回去的路上,在农夫怀里醒过来的小蛇竟然反过来狠狠的咬了农夫一口。
是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农夫与蛇的故事也很多:
比如:你一次又一次借钱给亲戚,帮他度过难关,一旦你停止帮他时,他就会说你自私自利。
过去你天天给同事帮忙,结果对方却向老板打你的小报告。
还有前几天看到的视频,两年轻人坚持一年多免费给老人送肉包,一次因为准备不及时,结果包的是菜包,老太太因为没领到肉包,一气之下把整个蒸笼都掀了……
你无条件的给予对方善意,最后却伤害了自己。
从心理学来看,这种“你对他好,他给你恶意”的现象,叫做“受助者恶意”。
也就是说,你的善意有时会激起对方内心的的不满,甚至其他负面情绪。
![]()
一,检验一个人人品的最佳方式:对TA好
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希望自己和别人平等,甚至更强。
如果自己被帮助,就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如人”,感觉自尊被打击,甚至会产生低人一等的羞耻感。
为了摆脱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有些人反而会对你产生敌意。
比如:他会在背后或公开场合,贬低和否定你的能力或助人动机。
或者,他习惯了你的帮助后,就会觉得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甚至得寸进尺。
或者,他甚至可能用语言攻击等行为来维护自己。
网上有一句话:“别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你同情谁,就可能背负谁的命运。”
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帮忙,对方却觉得是羞辱。这种误解,会慢慢耗尽你的善意,甚至破坏彼此的关系。
![]()
二,为什么好心反而激发对方的恶意?
受助者之所以会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恶意,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1. 他觉得自己伤了自尊
有时候,你的帮助会让他觉得自己没用没尊严,他就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和防御反应,甚至用攻击你来掩饰这种感受。
2. 他觉得失去了掌控感
你帮他做决定、解决问题,他会觉得自己无能,连生活都掌控不了。
而且有心理学家解释,哪怕你是为他提供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工具或其他辅助资源,并没有直接代替他解决问题,有的人也会对你的善意萌生消极的感受,让他觉得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感。
![]()
3. 他会觉得人情债太重,还不起
有的人接受帮助后,总觉得欠你的,还不上就压力大,人情债越多,他就越会感觉到负担。一旦负担到他无法偿还,他就会觉得自己无能,加剧他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时间久了,感激就会扭曲,变成了嫉妒或讨厌,尤其当两人地位悬殊时。
![]()
三,怎样善良,又不被欺负?
提醒一句,做好人,也要带点“锋芒”。分享三个方法:
1. 别总想着“拯救”别人,尊重他们的路
说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都要为自己的路负责。你过度介入他人的路,反而会让对方依赖,也让你自己累。
所以,守住界限,别做“救世主”。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非帮不可,比如你下属做不好某个事可能影响你,或孩子学习遇到困难,这种情况下,尽量引导对方自己解决。
你可以提供方法、资源,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如此一来,可能会获得更加意想不到的结果。
![]()
3、给帮助设置一个合理的代价。
免费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
适当地让对方付出一点,他才会更认真对待。
比如:
帮朋友介绍工作后,开玩笑说:“等你发工资了请我吃饭呀!”
如果你不求回报,也可以请对方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帮助别人。
这种合理性的代价既可以降低人情债的负担,又能够将善意无条件地传递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