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里的雄鹿,脑袋上顶着的巨角,跟顶着大树杈似的,威风凛凛!为啥雄鹿每年非得折腾鹿角,一年到头花大把力气去“供养”它?难不成是为了在兄弟伙面前显摆一下,好吸引母鹿的注意?
这巨角说白了就是一出“军备竞赛”,雄鹿们争着搞大投资,比谁的角更霸气。但问题来了,这巨额投资会不会反倒拖累了它们的生存?
![]()
鹿角的来头可不小,它是雄鹿每年春天开始长出来的硬骨头玩意儿。等到秋天交配季节,雄鹿们就靠这个大角来打架斗殴,争地盘抢对象。一头角大有气势的雄鹿,站在那儿就威风,母鹿见了也容易动心。
这可不是瞎猜,科学家们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像红鹿这种常见鹿种,雄鹿的角越大,赢得的交配机会就越多。
![]()
为啥呢?因为母鹿在挑选对象时,就爱挑那些看起来强壮有力的家伙,这跟人类选对象看身高体魄差不多一个理儿,它传递着一个信号,这雄鹿健康又强壮,基因好着呢!
这种进化模式,说白了就是一场“军备竞赛”。在生物学里,这个术语指的是物种之间或物种内部的一种竞争,大家争着投资在某个特征上,只为占上风。比如雄鹿的角,就是典型的性选择产物。
![]()
性选择是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在1871年提出的理论,他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这本书里就详细唠过,动物的某些特征,比如雄鹿的巨角,不是为了生存直接服务,而是为了在繁殖竞争中胜出。
结果大伙儿都使劲儿往大里长角,就跟比赛似的,你追我赶。可这场竞赛代价不小!长角需要消耗海量能量和营养。一头成年雄性驼鹿,每年长角得花掉身体储存能量的15%到20%。
![]()
这些能量哪来的?全靠吃喝来攒。夏天还好说,草料丰富,可到了冬天食物紧缺时,雄鹿就得拼老命多吃多补才能扛住。要是投资过头了,身子骨就虚了,容易生病或被天敌盯上。
![]()
这场巨额投资到底有没有拖累生存呢?科学证据给出了两难答案。一方面,巨角确实带来繁殖红利。
1980年代,生态学家蒂姆·克拉顿布罗克在苏格兰的岛屿上做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他跟踪观察红鹿群发现,角大的雄鹿平均每年能多吸引2到3头母鹿交配,后代数量也多出约30%。
这说明投资角是划算的买卖,基因传得快,可另一方面,这投资也埋下生存隐患。1995年,美国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瓦莱里乌斯·吉斯特在黄石公园记录到,角太大的雄鹿,在冬季死亡率高出20%左右。
![]()
为啥?因为它们能量消耗大,身子弱了,狼群更容易捕食它们。而且,角长大了行动笨拙,逃命时跑不快。这可不是个别现象,全球多个鹿种都这样。比如白尾鹿,在北美森林里,角大的雄鹿被猎人打中的概率也高,因为它们目标太显眼。
鹿角投资还影响寿命,鹿的角每年脱落再生,长一回就得耗一回资源。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鹿种发现:那些角特别大的种类,比如麋鹿,雄鹿的平均寿命比雌鹿短了好几年。
![]()
雌鹿不长角,省下能量活得更久,能多生几窝娃。雄鹿呢?角再大,也可能早早就挂了。这听着挺亏,可进化就是这样,它不追求公平划算,只求“基因传得快”。
在野外,一场严冬或一次捕食事件,就能让投资过度的雄鹿一命呜呼。反过来角小的雄鹿虽然交配机会少,但生存率高,能慢慢积累优势。
![]()
这种平衡在自然界里不断上演,科学家们管它叫“代价交换”,你投钱搞军备,赢了面子却可能丢了里子。
当然大自然总有变通法子,不是所有雄鹿都傻乎乎地往大里长角。在环境严酷的地方,比如寒冷山区,有些鹿种就进化出小角或灵活策略。
驯鹿的角相对小些,动作更敏捷,能更好地躲避北极熊的追捕。这说明进化不是死板的,它会根据生存压力调整投资比例。
![]()
研究人员在2020年发表的《进化生物学》论文里总结,鹿角的“军备竞赛”其实是一种动态博弈。当捕食风险高时,雄鹿倾向于长小角保命;当对象竞争激烈时,才豁出去搞大投资,这种智慧保证了种群的整体存活率。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