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时一时心急
抬手想吓唬孩子
却没想到“误打误撞”给了孩子一巴掌
更没想到这一巴掌
竟扇破了孩子的鼓膜
近日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引起网友热议
![]()
据媒体报道,10月26日,媒体从浙大一院获悉:安徽滁州的10岁男孩小宇(化名)今年上4年级,他从小调皮,写作业总走神。
![]()
资料图 图文无关
那天爸爸辅导时见他心不在焉,急得抬手想吓唬他。小宇一躲,巴掌反而结结实实落在左耳上。第二天一早,小宇喊“耳朵疼”,夫妻俩赶紧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耳鼓膜破了个芝麻粒大小(0.2×0.3厘米)的洞,当地医生认为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家长担心孩子“变聋”,他们又专程赶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经耳内镜检查,浙大一院耳鼻喉科张志利主任医师诊断:“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规则穿孔,表面结痂,伴随轻度传导性耳聋,好在没感染。”张志利给予了抗炎、预防感染等治疗,同时叮嘱外耳道不要进水,因为一旦进水,会出现鼓膜感染,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样穿孔的鼓膜就很难再长回去了。
家长放下心来,严格遵照医嘱,2个月后,小宇的鼓膜完全恢复。
对此,有网友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有网友建议家长和孩子都需去心理科辅助治疗。
![]()
![]()
![]()
孩子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要这么做
据媒体此前报道,作业能拖就拖,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还有各种小动作……对于孩子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拖拉,这个令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进行疏理分析,认为原因大致有这些:
1.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应该先玩够了再来学习,不会自主地安排时间,经常玩手机、看电视等。也有的孩子是对学习的要求过高,如有些学生要求每个字都要漂亮,每道题目做完后都要检查很多遍;
2. 对学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学习是父母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学习是痛苦的事情,学习是枯燥乏味的”等等;
3. 有情绪上变化: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批评,被同学欺负,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碰到了其他的比较重大的生活事件的刺激等;
4. 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综合征等。
苏衡表示,作为家长,应根据不同的问题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置,给的建议是:
1.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看手机、玩游戏等。
2.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完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先后顺序,不要对孩子规定地太死,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
3.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贸然打断孩子:如有时题目做错了,要等到孩子做完一项作业后或者全部作业后,再统一进行订正。而不是中途打断孩子马上订正,这样孩子学习进程被终止,且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又影响了下面的学习。
4. 和孩子经常沟通:孩子主动和父母交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要随便批评、指正他的想法。即使有些思想比较幼稚或者不好,也要在他说完之后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孩子不愿意说,父母就可以自己先说,或者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说起。不要只问成绩,要关注孩子们整个的学习生活。让孩子慢慢建立起“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基本观念。
5. 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对学习的兴趣永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要通过反复地案例讲述和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只是方式不同。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来了解、认识、分析、预测这个美丽的世界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成绩。
6. 孩子注意集中时间短,得在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根据孩子自己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数分钟的休息,并对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给予表扬。如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动来动去,从不安静,甚至在课堂上也会经常走来走去,不能安静,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应及时到儿童精神科就诊。
19楼(my19lou)综合自九派新闻、浙大一院、小时新闻、警钟、网友评论等
编辑:木木
审核:INN LUU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又一儿童乐园突然被曝撤场!家长怒了:刚办的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