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0月27日电 (赵祖乐、高诗嘉)10月25日,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高校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场馆负责人、学术期刊编辑及研究生共260余人参会。
![]()
会议开幕式。周鸿媛、张茹楠摄
开幕式上,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兵介绍了学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情况。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以“场馆育人”为突破口,依托“四馆二室一院三基地”开设“场馆里的思政课”,构建相关教材体系、建强育人队伍,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形成特色场馆育人模式,希望通过交流探索思政课改革新路径,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指出,成都理工大学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重要工程,“场馆里的思政课”育人效果与社会影响显著。本次研讨会为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搭建平台、凝聚智慧,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他希望学校整合省内外资源,联动场馆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育廉馆打造成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特色育人经验。
![]()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讲话。周鸿媛、张茹楠摄
研讨会分五个阶段开展主题报告:
第一阶段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主持,湘潭大学吴家庆、华中科技大学董慧、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分别围绕思政课“真懂会用”、场馆赋能“大思政课”社会空间新范式、“场馆里的思政课”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作报告。
第二阶段由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主持,齐鲁理工学院张庚灵、成都工业学院冯瑛、西北工业大学贺苗、西南交通大学田永秀、四川大学李建华、成都理工大学何文均、潘东菁、李奋生等,就高校场馆育人逻辑、“1234”馆群育人、体育场馆育人、场馆协同赋能、育廉馆育人路径、科普思政新范式及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等主题发言。
第三阶段由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屈陆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燕连福、兰州大学刘先春分享了场馆育人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考与场馆在“大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第四阶段由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剑飞主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曲洪波、昆明理工大学王海云、郑州商学院马江雁、绵阳师范学院韩晓娟及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文飞云,探讨了馆校合作、“五个聚焦”“大思政课”建设、馆室联动育人、精神谱系育人体系及故居陈列馆思政实践。
![]()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兵致辞。周鸿媛、张茹楠摄
第五阶段由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玉主持,重庆工商大学刘富胜、成都市成华区教科院冯秋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杨孟昀、天津大学王磊、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金鑫,分别从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行走的思政课”、馆校协同创新、VR赋能思政教学、一体化课程建设等方面作报告。
颁奖仪式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永泰主持,成都工业学院冯瑛、四川农业大学颜怀坤、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旭亮为研讨会论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闭幕式上,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文麒总结发言。他表示,研讨会紧扣“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核心主题,在理论探索中明晰方向、在实践分享中破解难题,实现了“深化认知、拓展路径、凝聚合力”的目标,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新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