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中华小姐辽宁赛区冠军张倩,一登台,全网炸锅。
不是惊艳,是惊吓。镜头里的她,脸型方正,体态敦实,站在一群高挑纤细的选手中间,像极了“走错片场的观众”。
![]()
更让辽宁人憋屈的是,这哪是选美?这分明是给东北姑娘的颜值排面“当头一棒”。
吐槽声四起:“这大方脸把辽宁的脸都丢尽了!”“咱东北美女一抓一大把,咋就挑了个路人款?”“评委是闭着眼打分吗?”
这些话听着刺耳,但背后是大众对“选美”二字最基本的期待:既然是“美”的比赛,总得有个“美”的底线吧?
![]()
问题不在于张倩本人长得不够好看,而在于“冠军”这个头衔的含金量崩了。选美可以多元化,可以打破“白瘦幼”的刻板审美,可以推崇自然美、健康美,这都没问题。
但多元不等于无标准,包容不等于降底线。你可以选一个不整容、有辨识度的女孩,但不能选一个连基本仪态、舞台表现力都撑不起场面的人当冠军。否则,这不是打破规则,这是砸了招牌。
![]()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地域代表性”的缺失。选美比赛,尤其是地方赛区,本质是一场城市形象宣传。辽宁需要一个能代表东北姑娘大气、爽朗、明艳气质的门面,结果呢?
冠军户口在北京,长相气质毫无地域特色,站在台上,既不像“冰城美人”,也不像“辽沈佳丽”,倒像是临时拉来凑数的“气氛组”。
![]()
网友怒问:“这是故意让辽宁丢脸吗?”这话虽重,但反映出一种被冒犯感,我们信任的比赛,是否还有一丝公正与专业?
更有爆料称,这类赛事早已沦为“价高者得”的名利游戏。所谓“综合素养评分”,不过是掩盖“内定”“买奖”的遮羞布。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场所谓的“选美”,从根上就烂了。
![]()
它不再是美的竞技,而是金钱与资源的交易现场。普通女孩拼实力、拼外形,最后输给了“谁出钱多”。这种潜规则一旦坐实,伤害的不只是观众的信任,更是所有认真参赛者的尊严。
有人说她“真实”“亲切”,可选美舞台要的不是“亲切”,是光芒。你去邻居家串门,当然希望对方亲切;但你去看一场选美,期待的是视觉冲击、是美的震撼。居委会主任很亲切,但她不该拿环球小姐的皇冠。
![]()
如今组委会说要“重新审核”,可伤害已造成。不管结果改不改,这场闹剧已经让“辽宁选美”四个字成了笑柄。
其他省份也别忙着笑,西安、四川的冠军同样被嘲“一言难尽”,网友调侃:“东北的虎,西北的狼,四川的冠军是大娘。”
![]()
全国范围看,地方选美早已乱象丛生,评委专业性存疑、赛制透明度为零、审美标准混乱,早就该整顿了。
选美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达标”;比赛可以商业化,但不能“无下限”。如果连基本的专业性和公信力都守不住,不如直接关门。
否则,每一次举办,都是对“美”这个词的又一次侮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